赣州综合保税区,各乡(镇、街道)、赣州新能源科技城管理处,区直、驻区各部门(单位),区属各国有企业:
经区党工委第258次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同意,现将《赣州经开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2021年12月30日
赣州经开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党工委、管委会建设“一极两地四中心”战略目标,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壮大服务业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实现服务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实现年度服务业增加值245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占GDP比重45%以上。形成一批“业态高端、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和服务业聚集区,打造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服务业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载区和全面融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成“国家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示范区”。
二、重点任务
1.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将高铁新区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增长极”,依托高铁西站区位交通优势,打造“低碳经济”样板区、示范区,大湾区创新创业的“后花园”,对外展示赣州形象的“新门户”,工业主战场的配套功能区。重点发展“碳中和”相关产业,建设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区、大湾区职教培训基地、对外进出口空港、陆港物流基地。加快推动赣州绿地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重点打造中国稀土产业博览会、世界钨都博览会等重点品牌会展,积极举办或承接脐橙节、旅游文化节、客家美食节、宋城诗词大会等节会活动,促进会展+旅游、会展+商贸、会展+农业等融合发展,打造知名会展服务品牌。到2025年,全区引培年营收超千万元的商务服务企业120家以上。〔牵头单位:区高铁新区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经发局、区招商局、区社管局、区住建局〕
2.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优化商贸服务空间布局,促进传统商贸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商贸新兴业态,打造服务全市、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加快推进嘉福万达广场、星洲润达、赣州新能源科技城综合体、杨梅商业综合体等综合体建设,引导各类商业综合体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一批城市商圈。加快建设金凤梅园世客街特色商业街等一批美食、文化特色街区。加快祥膳餐饮中央厨房项目扩产。着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布局新零售、无接触经济等新兴业态,打造“15分钟”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到2025年,累计打造商业综合体5个以上、特色商业街区5条,限上以上商贸企业达18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0亿元,年均增长10%。〔牵头单位:区招商局,责任单位:区经发局、区社管局、区自然资源分局〕
3.提升现代金融发展水平。聚焦双首位产业集聚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坚持“产业+金融”融合发展,打造机构投资活跃、基金类型丰富、金融创新开放和政策服务有力的产融结合示范区。鼓励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机构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进QFLP试点。加快建设赣州数字金融产业园。到2025年,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数字金融企业200家以上,其中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头部企业不少于20家,总部型机构不少于10家。〔牵头单位:区金融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招商局、区行政审批局(企工局)〕
4.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区级“创新券”激励作用,大力引进培育专业科技服务机构,为我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咨询、交流、转让、推广等科技服务。培育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推进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服务。到2025年,全区新增引进专业科技服务机构20家以上。〔牵头单位:区经发局;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企工局)、区招商局、市科创中心、区市监分局,区金融服务中心〕
5.加强品牌教育合作。大力引进国内知名学校与我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办学、委托办学等方式,完善配套相关政策,在基础设施、薪酬待遇、人事编制、办学经费等硬件保障上予以政策倾斜;设立校长基金奖励办学,放大高位嫁接效应,提升我区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充分利用赣州建控集团的优质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教育企业合作建设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园区、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五彩-阳禾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项目,推动职业教育和我区首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组建经开区职业教育集团并逐步提高赣州经开区技工学校办学规格,用三至五年时间逐步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并打造产教研融合示范园区。到2025年,引进3家国内知名学校和教育机构在我区合作办学。〔牵头单位:区社管局;责任单位:区党群部、区招商局、赣州建控集团〕
6.加快发展特色旅游。重点推进“工业+旅游”和乡村农旅发展,打造赣州主城区“后花园”,全力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台湾部落民俗文化村和金凤梅园世客街项目全面建成运营并争创4A级旅游景区。支持菲尔雪食品等企业打造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凤岗北、蛤湖岽、红旗水库独特的资源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高品质建设休闲运动康养基地、综合度假村、特色民俗群落等旅游度假项目。补齐旅游要素,积极培育、引进星级酒店。对新创评为国家5A、4A、3A旅游景区和获评五星级、四星级旅游饭店的企业,享受市区相关扶持政策。到2025年,全区游客接待人次突破3000万,实现旅游总收入350亿元。〔牵头单位:区社管局;责任单位:区农办、凤岗镇、湖边镇〕
7.推动物流业提档升级。提升物流流通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节约集约利用园区物流用地。加快发展供应链物流、智慧物流、电商物流,推动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融合,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加快规划建设赣州空港高铁产业园,提升顺丰创新产业园、安能物流园、赣州综合物流园、圆通速递(赣南)智创园物流集聚水平,形成现代物流高效智慧发展的平台支撑。鼓励现有招商引资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在完成投资合同约定产值、税收等目标的前提下,给予税收增量部分奖励。到2025年,培育5A级物流企业1家,4A级物流企业3家。〔牵头单位:区经发局,责任单位:区招商局、区财政局、区高铁新区服务中心、赣州综合保税区〕
8.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围绕迎宾大道商务中轴和高铁新区等重点区域,瞄准跨国公司、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在我区设立综合型或功能型区域总部。对新引进或新设立且认定为总部企业,参照市级总部经济政策,自认定之日起五年内,每年按企业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购买土地费用)的2%给予奖励,累计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并按企业对地方经济贡献额,前三年全额奖励、后两年奖励50%等。到2025年,每年引进总部经济企业5家以上。〔牵头单位:区招商局;责任部门:区经发局、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金融服务中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区经发局,区经发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区招商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调度和统筹协调、跟踪督查和考核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和职责分工,制定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人和进度要求,定期督促检查,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
(二)加强统计监测。行业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加强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和制度建设,结合各行业实际情况,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动态监测和形势分析,全面提升服务业统计能力。建立健全部门服务业统计联动工作制度,健全数据互通共享机制,提高信息共享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挂点制度。对全区服务行业领域内重点项目和企业,实行区领导和部门责任人挂点帮扶机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定期召开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产业链圆桌会,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协同联动、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