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区直、驻区各有关部门(单位):
经2025年4月23日区管委会第183次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将《赣州经开区2025年强化产业帮扶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2025年4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赣州经开区2025年强化产业帮扶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实施方案
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推动我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持续巩固提升帮扶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3+2”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发挥联农带农作用。2025年,力争农业特色产业带动脱贫户(含监测户)比例超过85%,获得产业发展扶持脱贫户(含监测户)比例超过85%,脱贫户(含监测户)年均产业增收突破3600元;脱贫户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益链接机制更加稳固,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含监测户)比例超过40%。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农业产业发展条件短板。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加快新型实用农机具推广应用,力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0%以上。推进3个稻谷烘干中心建设,提升我区稻谷烘干能力。纵深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试点,力争到2025年底全区试点“大托管”模式的土地面积达到7000亩。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监测,结合作物生长周期等实际,科学设置过渡期,稳妥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巩固壮大农业产业。保持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持续稳定,推动帮扶产业项目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和调整一批,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2025年全面完成4.17万亩粮食生产任务,新造油茶林180亩。宣传设施蔬菜保险政策,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赣南脐橙品质攻坚行动,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果园100亩以上,打好柑橘黄龙病阻击战,稳定柑橘面积6000亩左右。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和引导脱贫户和监测户充分利用院落空间和资源资产,发展特色种养、特色手工、特色乡宿等产业,拓展增收途径。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业、预制菜产业,推动大北农粮谷深加工项目、播恩集团生物产业园项目、品一农牧饲料加工、檬泰脐橙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探索培育休闲乡村旅游等业态,结合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产业。
(三)增强联农带农效应。结合实际情况、产业发展特色,因地制宜确定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方式,推广“企业+基地+农户”“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带动模式,通过分红、订单、劳务、租赁等多种联结方式让小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各环节增值收益。加强村级(联村)扶持产业基地建设及监管,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每个重点帮扶村至少有1个基地正常运转,每个镇经营主体总数和带动能力较2024年稳中有增。在实施衔接资金项目及其他涉农项目、安排公益性岗位时,积极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加强确权到农村集体的扶贫(帮扶)项目资产的管理,在充分尊重成员意见的基础上,使用帮扶资金扶持的经营性项目产生的收益,根据需要用于设置公益岗位,开展村级小型公益事业和实施奖励补助,重点带动帮扶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帮扶企业与重点村、重点主体、重点户建立有效对接。
(四)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持续落实“省级联县、市级跟进、县乡联动”指导制度,充分利用好基层农业技术服务队伍及农业生产主体技术力量,确保发展产业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有农技人员全过程跟踪指导服务。深入一线开展指导调研服务,大力宣传惠农富农强农政策,指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脱贫户精准发展农业产业,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经营质量效益。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邀请专家来我区开展技术指导,持续开展农业种养殖技术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训,提升我区农户种养殖水平。深入实施“一村一大”工程,培养一批农业农村优秀人才。持续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切实育好用好乡土人才。
(五)丰富产销衔接路径。发挥地缘相接、市场相连的毗邻优势,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农产品主销地,推动农产品融湾和多渠道销售,力争认定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或“圳品”等品牌2个以上。大力推动消费帮扶,推动帮扶产品入驻抖音、京东、快手、拼多多、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媒介开展线上销售,力争全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1.5亿元。组织帮扶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参加中国农交会、江西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等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或展会,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
三、扶持政策
(一)粮油政策。按照《2025年赣州经开区粮食生产发展奖补办法》(赣经开办字〔2025〕13号)执行。
(二)蔬菜政策
1.对建成3年以上(或享受换膜补贴3年以上)且正常生产经营的蔬菜基地,大棚棚膜无法继续使用的,坚持先修后补的原则,根据实际换膜面积,按1000元/亩的标准申请一次性换膜补助。
2.蔬菜保险政策,对基地参保的,财政给予75%(其中省财政30%、市财政15%、区财政30%)的保费补贴。
3.预制菜产业。按照《赣州经开区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赣经开办字〔2023〕20号)执行。
(三)柑橘政策
1.苗木补贴。按程序在市定点苗圃场调运无病毒柑橘苗木的,补贴5元/株(含市级补助;其中赣南早、安远早、伦晚、会昌桔柚、寻乌密桔补助6元/株,脱贫户及监测对象统一补助6元/株)。
2.假植网棚补贴。果园建设假植网棚用于柑橘苗木假植的,按15元/m2(含市级补助)的标准给予补助。
3.黄龙病病树普查清理经费补助5元/株。
4.柑橘保险政策。农户经申报购买柑橘保险的,由财政给予75%补贴(其中省财政30%、市财政15%、区财政30%)。
5.水肥一体化设备奖补。参照市级水肥一体化方案文件执行。
四、保障措施
各镇(街道)、科技城指挥部办公室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好产业帮扶工作责任主体,推动产业帮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对乡镇的业务指导与监管,不定期对重点镇村组织实施情况、部门帮扶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区财政局要强化产业资金支持,保障衔接资金用于发展产业的比例较去年不减,做到产业帮扶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工作优先落实。其他责任单位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产业帮扶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落实产业奖补、“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和“财政惠农信贷通”等政策,确保符合条件、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贷款对象“应贷尽贷”,鼓励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自主发展产业。充分挖掘产业发展的创新举措、特点亮点和典型人物进行宣传,营造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做法。
五、其他
(一)本文件自2025年5月29日起施行,本文件涉及扶持政策享受时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与我区其他文件同一政策不得重复享受。
(二)本文件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具体解释工作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农村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