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 无障碍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健康教育

清明前后,调理身体的“黄金时节”,牢记养生六忌

文章来源: 计划生育服务站(疾控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07 16:26:54     访问量:

“清明”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还与宜人的气候、桃红柳绿的景致给人们带来的清新明朗的感觉有关。此时,人们更应注意做好养生保健工作。


                                                       

                                                                             清明六忌

    

         忌静


清明时节,自然界阳气生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因此,清明养生宜动不宜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要多外出活动。


忌湿


清明,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相遇之际,空气湿度明显增大,正是风邪入侵,湿气较重的时节。应多开窗通风。


忌冻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虽然清明节后温度升高,但是不能立即减少衣物,尤其是老人。


忌酸


春季生东风,肝气旺盛,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此时宜减酸增甘,调养脾胃。可食用大枣、蜂蜜、枸杞、莲子等甘味食物。


忌腻


清明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加大,饮食要清淡,切忌膏粱厚味。多吃蔬菜、水果,以防助湿伤脾、体内积热。


忌郁


春季是养肝的好时机。肝最喜欢调达舒畅,害怕郁闷、生气。因此这个时候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舒畅肝气。清明节,大家要防止思念过度,悲伤过度,特别是老年人

更要注意。



                                                      清明养生要点


                                                一杯热茶,清肝明目


  

取乌梅2~3粒、黄菊花3~5朵、黄芪5克,冰糖适量,用沸水泡或煮开,代茶饮。日1剂,隔日1次,服用2周。


功效:疏肝清火,助于增强免疫力、抗过敏。


两种蔬菜,防病祛病


马兰头: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对于有失眠、口舌生疮、便秘、小便灼热疼痛、女性白带色黄味重等有上火症状或湿热明显者尤为适合。


鼠曲草: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对于外感风热症见咳嗽、咳痰、痰色黄者,或关节红肿热痛者尤为适合。



一个好觉,神志舒畅



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为了适应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适当晚睡一点儿、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阳气而舒畅怡然。

                                           一个穴位,预防感冒


  清明揉揉风门穴,有抵御“寒食东风”之效。不但能够祛风散寒以解表,还可调肺卫以使人体重新获得抵御风寒外邪的能力。


定位: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方法:按摩时用指柔法,将手拇指点按风门穴上,用力按揉至微微酸痛感,每次约10~15分钟。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