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 无障碍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健康教育

惊蛰节气养生

文章来源: 计划生育服务站(疾控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05 09:18:04     访问量: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所以养生要注重顺应肝木升发之性,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天一般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规律起居防春困

图片


惊蛰前后阴寒之气渐降,阳气升发,人体血管舒张,流入大脑的血供较冬季减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弱,致使春困扰人。


很多人认为多睡可以解乏,但结果往往是越睡越困。其实,春天可以适当晚睡早起、多伸懒腰,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不但能减轻困意,还能激发肝脏机能。


春捂秋冻慎减衣

图片


惊蛰时节,从气象角度讲,是由冬寒向暖春的过渡。此时虽然阳气渐生,但是余寒未尽,因此春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万物在春天开始复苏,人体也同自然一样,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这时冷风来袭,便可长驱直入,引发感冒、咳嗽等不适。所以惊蛰时节虽然温度升高,但是衣服递减要适度,不能一下子脱掉过多衣物,而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天气变化逐渐减少。


《老老恒言》中说:“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告诉我们,春天穿衣以“上薄下厚”为宜,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



省酸增甘养脾气

图片


惊蛰时节饮食亦应遵循春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养生原则,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养脾,这些食物包括糯米、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虽气温有所回升,但余寒未消,饮食上还可适当进食一些辛味食物以助阳升抗余寒,如韭菜、洋葱、香菜、生姜、葱等食物。


另外,惊蛰以后,气温回升,细菌、病菌等微生物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大家可以多吃点清热解毒的“抗菌”食品,比如大蒜、大葱、蒲公英、蜂蜜、绿茶、香菇等。


心胸开阔畅气血

图片


保持愉快的心情能使体内气血和顺通畅,使人精神焕发,有利于身心健康。


惊蛰之时,老年人尤需要调养情志,平复心情,切忌大喜大怒,避免焦躁抑郁,可寄情于琴棋书画、养花、阅读、散步等悠闲项目以怡情养性。


心胸宽广,心情舒畅,没有心事烦扰,没有气机郁结,气血运行顺畅,全身气机畅达,脏腑功能健旺,身体自然健康。俗话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人生便是好时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图片

图片

惊蛰防三样



图片

防虫咬

图片


惊蛰前后,踏春赏花的途中,要谨防毒虫叮咬。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症状,严重者亦可引起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外出应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远离树木、花丛。随身携带防蚊水、风油精或者香囊等,借助香味驱散毒虫。



图片

防感染

图片


      随着空气湿度增加,各种细菌和病毒趋于活跃。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又较弱,很容易被感染。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勤洗手、多通风。保证睡眠充足,提高身体抵抗力,尽量少去人多的场合




图片

防肝火

图片


春天,是很容易上火的季节。这是由于肝阳上亢,阴血相对不足。肝脏是最怕劳累的,人不休息肝脏就无法进行自我修复。


当您感到疲惫时,应该及时停下休息,注意避免熬夜。肝性主升主动,喜条达恶抑郁,若肝气郁结,久则易化火生热,因此,春季.要保持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避免肝火过旺。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