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区政务服务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1.强化党组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取和研究贯彻实施情况,重点难点任务亲自挂帅、努力解决。发挥“关键少数”重要作用,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定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学习和培训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5名执法领导参加全区2024年“法治大讲堂”专题讲座,对10名执法持证人员开展全战线、全覆盖的培训轮训,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业务审核骨干队伍。10名执法持证人员按时完成2024年度经开区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每人60课时在线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二)深化职能转变,落实依法决策
1.强化政务平台建设。积极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部署,持续拓展深化便民服务事项。今年以来,“赣服通”赣州经开区分厅已先后推动25个高频事项入驻“帮办代办”和视频踏勘服务专区,包括社会事务、医保、税务、环评审批、不动产、法律援助等多个主题,实现“企业群众点单、政府跑腿”的服务新模式。在政务服务网上线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办理专区,汇集从生育收养、教育入学、求职创业、社会保障、结婚登记一直到退休后“养老资格认证”等各类民生服务事项,打造出从出生到养老的“一站式数字生活服务体系”。
2.全面落实依法决策。将重大行政决策、政策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等事项,全部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并明确机构和专人负责合法性审查工作,聘请广东华商(赣州)律师事务所为我单位合作起草规范性文件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出具法律意见书。严格落实《赣州市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完善决策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制度,定期报送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三)强化规范执法,提高审批效能
1.规范执法程序与监管。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根据《江西省行政执法机关音像记录设备办法》的要求,配备执法记录仪。明确本单位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机构和人员,目前共有10名执法持证人员,1名具备法制审核人员资质的分管领导承担法制审核工作,确保法制审核人员高于本单位行政执法人员总数的5%,进一步强化法制审核力量。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社会事务领域办理频次高、易核查审批事项纳入“告知承诺制”范畴,将“一沓申请”变为“一纸承诺”,将过去受理、勘查、整改、发证4个流程整合精简为“指导即勘查”、“受理即发证”2个流程,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等证上门”。充分依托“赣服通”亮证照等线上功能,梳理社会事务领域审批无证明“用证”事项,通过信息共享等方式获取的证明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材料实现“免提交”。
(四)坚持全民普法,增强普法实效
积极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提高普法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广泛组织志愿者开展日常普法宣传,结合“法治护航,彰显‘她’力量”、“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集中宣传活动,先后开展户外集中宣传5批次、入企宣传2批次、新闻发布会1次,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宣传品等500余份,同时利用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LED大屏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媒介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及相关工作,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批人员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审批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审批的质量问题,执法人员虽然能够做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但运用法律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工作的惯性和敏锐度不足,执法程序不严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普法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停留在按照上级要求、按照绩效考核要求,按部就班地开展程序化宣传。规定动作多,自主创新的活动少。学法主要是列入中心组学习、干部集中学习或参加各类培训班,理论性多,实践性少,结合政务职能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活动还不够,普法学法用法的效果还有待提升。
三、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
区政务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措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有效推动本单位法治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本地本单位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树牢法治思维,推动本单位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三是落实依法决策,有效提升本单位依法行政水平;四是坚持便民公正,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政务服务事项,大力推广、完善已形成的涉及行政审批、税务、社保、医保、公积金、银行等9部门关联业务的事项清单。精简办事成本,优化集成办理模式,在减环节、减跑动、减时限、减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国家和省里部署的25个“一件事”已全部上线运行,实现了“一件事”与全省保持统一办理标准和模式,企业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25个“一件事”平均办理时间从35个工作日压减为9个工作日,平均办理环节从11个压减为2个,平均提交材料数量从16份压减为6份,平均跑动次数从6次压减为0次。
四、2025年工作安排
(一)抓好队伍建设。中心将以队伍建设为抓手,紧抓知识理论和业务能力培训学习。通过业务培训、案卷评查、执法监督等方式加强业务交流和学习,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知法、学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持续开展灵活多样的法治宣讲、培训、测试,积极研讨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高法治队伍行政能力。
(二)开拓创新宣传方式。一是加大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利用好赣州经开区门户网站、赣州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及政务大厅LED屏幕进行法律法规和惠企利民政策的宣传,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讲解相关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企业群众宣传。二是深入基层,在政务大厅周围、挂点乡镇及附近社区宣传时,做好工作准备,讲解典型案例,把握重点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兴趣,使群众自愿学习法律、了解政策,不断提升群众社会满意度。
(三)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持续为企业提供带有签章和防伪水印的电子档案查询、拷贝等服务,提升企业档案查询的实效性和便利度,全面打响“经心办、经快办”的营商环境品牌。二是开展行政审批及窗口服务中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工作,通过开展自查自纠、畅通线索收集渠道、完善廉政防控机制等措施,紧盯企业群众在窗口办事期间,是否存在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致使企业群众办事时间成本、经济利益、办事体验受负面影响,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