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和中央、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及市、区实施方案的部署,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提升监管效能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守牢安全底线,规范市场秩序,紧抓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局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人事财务监察法规股,具体负责法治政府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各项工作。把法治政府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多层次学法。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依法行政基础。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采取局务会会前学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扩大会议等多种方式学习。先后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法律法规。利用多种方式、多种媒介进行宣传解读,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效应,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引领崇德向善、尊法守法,利用学习强国挑战答题平台,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进行法律法规挑战答题,使干部职工进一步丰富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治思维。参加“百万网民学法律”各种法律法规网络竞赛答题,提升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利用普法微课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法。
(三)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立涉企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及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示,进一步明确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明确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职责。建立和落实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每月1-25日期间,除特殊情形外,原则上不对企业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行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制度。制定2023年度行政检查工作计划并报备,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积极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除重点监管外双随机覆盖率达100%。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各成员单位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录入各类涉企信用信息22037条。
(四)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强化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监督。制定出台《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关于“四新”经济包容审慎监管实施方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强化企业行政检查监测点执法监管,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严守包容审慎监管“红线”,对企业经营中存在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或者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扰乱社会管理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移交执法稽查分局依法予以立案查处。在法定期限内对15起行政复议案件作出答复并全面提交证据依据等相关材料,行政复议纠错率行政诉讼败诉率均为零。
(五)着力普法宣传,营造和谐法治氛围。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9月质量月、“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同时结合通过微信、微博、网络媒体,商超、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和电梯猫等媒介进行线上宣传活动。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审批办照、日常监管全过程,坚持多种形式普法,营造了良好法治宣传氛围。
(六)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经清理,其中规范性文件,已废止3件,拟修改2件,继续有效1件。
(七)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完善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服务体系,激发市场主体创业热情。我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72837户(其中企业24946户、个体工商户4782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7户),年内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321户,其中企业6097户,同比增长16.31%。大力推进“个转企”,支持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提升市场主体发展质量,今年以来办理“个转企”13户;全面推开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登记,支持个体工商户依法依规转让经营权,办理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登记529户,梳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90项。开展“江西地方特色经营范围公示”工作,目前已有283户市场主体发布地方特色经营范围公示,实现了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与企业经营活动个性化有机结合。
(八)抓实抓细监管责任,筑牢四大安全底线。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404名包保干部包保全区4540家食品市场主体,形成了分层分级、包保到企、动态全覆盖、建档到人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提升专项行动,对全区139所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主体、校外集中供餐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突出食用农产品、保健食品、节令食品、农村地区食品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食品经营单位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按照“一企一档”“一域一档”“一品一策”原则为全区37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档案,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完成重大食品安全保障任务23次,农贸市场共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18878批次,完成食品监督抽检827批次。开展药品零售和使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祛斑美白祛痘类化妆品专项检查,推进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以交通枢纽、医院商超、工业企业、大型综合体、医院等重点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为重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产品质量风险等级分类管理,重点突出对危化品及获证企业的监管,加大重点产品监督抽检力度。
(九)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打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强化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管,检查经营户600余家次。针对餐饮行业收费乱象开展专项整治,检查餐饮单位184家,发放提醒函1000余份,严厉打击收取餐具消毒费、茶水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互联网广告、保健品广告、教育机构广告等监管,监测广告150余条。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对网监系统监测转办的13条违法线索进行督促整改,开展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严厉打击市场流通领域行业乱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联合执法检查8次,联审校外培训机构54家。持续完善“四位一体”消费纠纷多元调处机制,行政约谈好学微客、共学在线等投诉量大的企业,今年以来受理消费投诉6690件,办结率100%。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和民生计量监管执法,对加油(气)站、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计量器具开展专项检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对21项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向区市场监管执法稽查分局移送违法线索40条。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力促个体工商户发展。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印发《赣州经开区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我区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完善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服务体系,形成工作合力,更好发挥个体工商户在繁荣经济、稳定就业、促进创新、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集中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个体工商户、群众发放《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等各类宣传资料,就登记注册、普惠金融、创业就业、减税降费、权益保护等方面新政策新措施开展宣传解读,加强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做好帮扶指导,切实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发展难题,提振发展信心。
(二)知识产权创新助企跑出上市“加速度”。一是落地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规模2亿元、期限3年的赣州经开区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发行申报材料获得深交所函复无异议,标志着赣州经开区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正式落地并进入发行阶段,实现了全省知识产权证券化零的突破,这不仅是全省发行的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也是全国第一单聚焦钨与稀土行业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二是签订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指导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交通银行、太平洋财险签订了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该保险是赣州经开区在全省落地的首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标志着赣州经开区已建立起直接质押、担保质押、质押保险等种类齐全的知识产权质押模式。三是促成知识产权基金投资合作。指导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好朋友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磊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知识产权基金投资合作协议。知识产权基金的引入将为我区初创期和快速成长期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企跑出上市“加速度”。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不完善,内部奖励激励机制不多,缺乏科技创新人才,专利申请热情不高,专利挖掘能力较差,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不足,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二)现有监管手段难以满足对新业态的监管要求。当前新业态、新技术层出不穷,网络订餐、网络销售、直播带货、朋友圈销售等迅猛发展,但是缺乏线上监管技术和手段,依靠传统线下监管难以满足对新业态的监管要求。
(三)“三大安全”监管力量不足。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力大、任务重,监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人少事多的矛盾依然突出,监管力量不足。
四、2024年工作安排
(一)全面严守“四大安全”底线。持续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提升专项行动,推进“赣溯源”在食品经营安全全领域的深度运用。开展药品零售和使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深入组织开展特种设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二)助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贯彻落实,优化市场主体登记流程。推进90项个体工商户“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提升登记便利化程度。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三)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人员法律素质,不断增强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业务素质。
(四)聚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重点加强对民生领域价格监管,切实查处乱收费、不明码标价等违规行为。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着力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环境。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市场秩序,积极探索新兴业态的监管模式、监管手段、监管方法。保持打击传销高压态势,切实做好“无传销社区”“无传销网络平台”创建工作。开展虚假违法广告整治,抓实抓好医疗、食品、房地产、教育、金融等民生领域广告治理。加强民生计量和认证检验检测监管,强化建筑类、机动车类、环保类检测机构监管。
(五)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压实普法责任,推动形成普法工作大格局。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围绕市场监管职能和社会热点,开展为民送法等法治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典型案例讲解,向社会公众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2023年11月20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