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市场监管分局>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访问量:

2022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聚焦“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立足市场监管职能,以服务发展、强化监管、保障民生为主线,奋力打造市场监管“第一等的工作”。现将我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

()加强组织保障。在局党组统一领导下,贯彻落实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局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监察法规股,具体负责法治政府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各项工作。把法治政府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年召开法治政府工作会2次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工作。

(二)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依法行政基础。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采取局务会会前学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扩大会议等多种方式学习。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

(三)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立涉企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及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示,进一步明确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明确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职责。建立和落实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梳理特殊情形的行政执法20检查实施清单,每月1-25日期间,除特殊情形外,原则上不对企业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落实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和实行特殊情形涉企行政检查备案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行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制度。制定2022年度行政检查工作计划并报备。

(四)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强化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监督。开展好行政执法证件换证工作,今年对54名执法人员进行了换证,对9名执法监督人员进行换证,组织3名执法人员参加考试新办证。围绕执法监管方面的问题开展涉企违法执法行为自查自纠,建立自查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细化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今年9月份建立了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制定了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细则,并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名义调度和指导各成员单位开展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督促各成员单位按互联网+系统的检查事项清单做本部门双随机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计划任务,组织实施抽查检查,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查结果的录入,及时协调和解决各部门在系统操作、计划建立、执法人员与检查对象匹配、结果录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截至目前,我区完成本部门检查事项数33项,本部门检查事项占比为89.19%;完成联合部门检查事项数37项,联合部门检查任务占比为100%;联合部门检查事项占比为100%;除重点监管外双随机覆盖率为100%;低风险市场主体“无事不扰”实现率为90.79%。其中,区市监分局在互联网+系统的双随机检查事项清单共有10项,在江西省“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平台已做本部门和跨部门双随机计划任务各10条,并于111日之前完成了检查和结果录入,本部门检查事项占比为100%,跨部门检查事项占比为100%

(五)着力普法宣传,营造和谐法治氛围。制定《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并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今年以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宣传贯彻活动、“安全用药月”、“药品法治宣传周”、“电梯安全宣传周”、质量月等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同时结合通过微信、微博、网络媒体,商超、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和电梯猫等媒介进行线上宣传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先后参加“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产权保护专场等9场专项竞赛活动。同时在履行行政执法职责过程中注重宣传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促进行政管理相对人自觉遵法、守法,营造了良好法治宣传氛围。

二、主要成效

(一)聚焦改革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广“一照通办”亮证平台,实现网上办事电子许可证可查、可看、可享。协同行政审批部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时限全覆盖清单管理,目前,我区共有各类市场68221户,1-10月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2232户,同比增长114.8%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共享、失信联合惩戒,截至目前,赣州经开区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江西)共录入涉企信息数据38944条。今年以来指导5家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5850万元,兑现企业专利、商标、品牌、体系认证等奖励1400余万元,惠及企业120余家;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活动”,为园区企业提供上门检定服务。

(二)严格安全监管,有效防范风险隐患。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开展肉类市场、“塔斯汀”类餐饮服务单位、大米质量安全、无底线营销食品专项整治,对4起违法行为移交区市场监管执法稽查局立案处理。完成农贸市场食品(农产品)快检17835 批次,完成食品监督抽检814批次,已完成全年监督抽检任务。做好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治理,检查相关经营单位65家次。加快推进省级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检查,对辖区内143家药品零售企业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开展药品使用单位检查,检查154家药品使用单位,发现2家医疗机构存在违规行为,已依法处置;组织开展药品抽检工作,年内抽检药品37批次;推动实施“智慧药店”建设,至10月底,140家企业完成数据对接,88家企业通过验收。启动电梯检验检测改革试点,目前已有497台电梯经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开展电梯安装维保单位整治行动,处理电梯投诉114起。扎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攻坚战”巡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86家次,对35个安全隐患问题实行闭环管理。

(三)规范市场秩序,大力促进公平竞争加强价格监管,重点监测民生商品及服务价格,开展涉企收费、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督促供水供电供气企业全面梳理自查现行收费项目和标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区社管局开展专项行动3次,线上监测广告21条,线下对校外培训机构申请设立验收27家。开展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摸排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各类涉老商品营销场所28个,移送案件线索16条,核实处理完毕线索8条。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持续整治行业乱象。开展网络监管专项监测行动,推进网络监管示范区创建。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和民生计量监管执法,组织开展“计量保春耕”行动,对加油(气)站、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计量器具开展专项检查6次。提高知识产权监管保护力度组织开展了商标专项整治行动1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对全区30余家商场超市开展假冒专利和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检查,对8个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代理的涉及我区49件非正常专利申请进行了核查,共查处5起专利标注不规范案件。完善人民调解、“和合”商事调解、ODR企业自主和解与行政调解相互衔接的消费纠纷调解联动机制,受理消费投诉4864件。

(四)加强质量工作,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政府质量奖引导驱动质量发展工作,指导6家优质企业申报2022年市长质量奖,目前全区已有7家企业8次获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数量和次数位居全市第一。强化企业品牌和质量意识,举办江西名牌产品、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及标准化工作专题培训,鼓励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围绕“2+N”产业发展,充分挖掘企业创新潜力,抓牢专利、质量、品牌、标准等工作,指导24家企业申报江西名牌产品。深入推动标准化工作,指导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和标准自我公开声明,目前已有30家企业进行标准自我公开声明30余项。精心指导金力永磁参加第四届省井冈质量奖评选,并在9月入围最终获奖企业公示名单,实现该奖项设立8年以来我市获奖企业零的突破,打响了我区质量创新品牌。1-9月,全区新增专利授权1059件,其中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59件,同比增长48.6 %,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三、突出亮点

(一)率先在全市实现我省最高政府质量奖项零的突破围绕“2+N”产业发展,充分挖掘企业创新潜力,抓牢专利、质量、品牌、标准等工作,指导24家企业申报江西名牌产品。深入推动标准化工作,指导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和标准自我公开声明,目前已有30家企业进行标准自我公开声明30余项。在我市多年冲击省井冈质量奖未果情况下(又称省长质量奖,每2年评审1次,每届获奖企业不超过3个),精心指导金力永磁参加第四届省井冈质量奖评选,并在9月入围最终获奖企业公示名单,实现该奖项设立8年以来我市获奖企业零的突破,打响了我区质量创新品牌。

专利工作全市领先深挖企业创新潜力,今年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59件,占全市新增总量四分之一,完成序时进度任务的212%;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03件,为全市平均水平的6.18倍;新增PCT专利申请7件,占全市41.18%;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第18月,在全市专利工作通报中,我区排名第1

为企业创新纾困解难取得新成效三季度争取2022年市级专利专项补助58.8万元,占全市总额的29.15%,惠及67家企业。持续开辟绿色通道,累计为好朋友等企业34件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有效解决企业因发明专利数量不足,不符合上市条件问题。

(四)推动知识产权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指导10家企业盘活“知”产,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8650万元,相比2021年质押融金额增长了154.41%率先在全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工作,并在7月确定我区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工作模式,印发项目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区成为全省首个正式启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的地区。目前,已召开知识产权证券化政策宣讲会及启动仪式,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已在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进行意向性公开挂网,初步确定了项目模拟池入池企业,将尽快正式开展招投标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现有监管手段难以满足对新业态的监管要求。当前新业态、新技术层出不穷,网络订餐、网络销售、直播带货、朋友圈销售等迅猛发展,但是缺乏线上监管技术和手段,依靠传统线下监管难以满足对新业态的监管要求。

二是“三大安全”监管力量不足。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力大、任务重,我局监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人少事多的矛盾依然突出,监管力量不足。

五、2023年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筑牢“三大安全”底线。扎实推进“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食品安全等专项行动,重点对畜禽屠宰质量、大米质量、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网络食品等开展整治。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领域的监管,全力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超期未检专项整治行动、电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和“黑气瓶”整治巩固提升行动,确保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稳定无事故。

二是持续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坚决落实深化改革开放行动要求,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一照通办”等改革任务,严格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持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的态势。

三是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全面提

高人员法律素质,不断提升法治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是聚焦热点强监管,消费维权不减力。重点加强对市场领域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方面的监管,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竞争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是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夯实社会共治基础。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围绕市场监管职能和社会热点,开展为民送法等法治宣传服务活动,提高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202332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