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市场监管分局>部门文件>部门文件

2025年赣州经开区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访问量:

全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统筹推进各项监管措施,着力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切实守护食品安全底线红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

一、全面对标深圳规则规制

(一)梳理对标事项清单。梳理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政策、中央给深圳的试点政策、深圳的规则规制、深圳推动食品药品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不断完善“四张清单”。与深圳对口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最新工作动态,及时更新对标事项。〔区食药安办〕

二、全面深化食品安全三大体系建设

(二)健全高效履责的责任落实体系。强化食药安办牵头抓总作用,通过“三书一函”、会议调度等多种形式,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履职尽责。优化属地责任落实机制,提升包保工作质效。健全企业责任落实机制,分领域分层级开展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全覆盖培训,切实抓好企业“三类人”,督促企业做好“三件事”、记好“三本账”。〔区食药安办、各镇(街道)、区市场监管分局〕

(三)完善闭环管控的风险治理体系。完善防控体系。建立“移动+定点”监测哨点网络。充分发挥“外卖骑手”“包保干部”“你点我检”等方式,常态化收集各类线索,深挖细查潜在性、趋势性风险,建立风险快速响应和分类分级处置机制。每半年分行业领域召开安全风险分析研判会,形成安全风险清单,为实施安全风险治理提供靶向。〔区食药安办〕

(四)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共治体系。推进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引导新闻媒体、社会各界人士等积极有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深化反餐饮浪费行动,压实农村宴席、婚宴、外卖等餐饮服务单位反餐饮浪费主体责任,推广实施反餐饮浪费标准,强化餐饮行业自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引导全社会形成反餐饮浪费的良好氛围和长效机制。〔区食药安办、各镇(街道)、区食药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三、强化食品安全源头防治

(五)强化产地环境治理。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深入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持续推进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强化耕地分类管控,采取“基础措施+配套措施”的办法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努力提升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

(六)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持续开展豇豆、芹菜、“7条鱼”等重点问题品种精准治理,聚焦重点品种,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加强直供学校基地监管,对直供学校基地的种植养殖者实施重点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执法。开展提升赣南脐橙果品品质行动,持续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提升赣南脐橙果品品质的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不断提升赣南脐橙果品品质。组织实施养殖规范用药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对克百威、灭多威、涕灭威、氧乐果等4种高毒农药在果蔬上的禁用管理措施。〔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公安分局、区社管局、区市场监管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严把粮食质量安全关。加大对政策性粮食出入库监督检查力度,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粮用作食用用途,进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口粮市场。〔区农业农村局〕

四、强化食品安全过程监管

()加强生产环节监管。分级组织开展各类监督检查,确保检查覆盖率100%。问题发现率明显提高,问题处置率100%。开展食品生产安全隐患排查防控工作,按照一企一档”“一域一档”“一品一策制定完善三清单。持续推进乳制品、肉制品质量安全和山茶油规范提升行动,按食品类别开展小作坊专项整治。鼓励支持企业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实施HACCPIS022000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区市场监管分局〕

(九)加强经营环节监管。深化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工作,推动食品销售分级管理率达到100%。持续推进大型食品销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合法合规体系检查,组织对餐饮连锁总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农贸市场等主体开展全覆盖检查。强化学校、机关、医疗和养老机构食堂及其食材供应企业进货查验、环境卫生、人员管理、食品留样各环节监管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确保学校食堂覆盖率动态保持100%。积极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营养健康监测评估、营养健康食堂建设。〔区食药安办、区农业农村局、区社管局、区市场监管分局〕

五、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履责意识

(十)深化食品安全隐患治理。紧盯传统节日、重大活动等重点时期,聚焦滥用添加剂、药物残留超标、掺杂使假等突出问题,针对米面粮油肉蛋奶、桶装水等大宗食品,深化排查治理,着力防风险、堵漏洞。对校园食堂、大中型餐饮单位(商超)、食品生产企业、预制菜、网络餐饮、肉类产品、食用植物油等重点单位、重点品种开展综合治理,对其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强化日常监管,着力整治突出问题。常态化组织包保干部开展督导,提高包保督导问题发现率和按时整改完成率。〔区食药安办牵头,各镇(街道)、区农业农村局、区党群部、区社管局、区市场监管分局、区市监执法稽查分局〕

(十一)深化药械领域安全隐患治理。持续加强疫苗、血液制品、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常用及高值集采中选药品等重点品种监管。加大对芬太尼类药品等安全管理风险高及右美沙芬等2023年以来新增列入麻精药品目录品种的监管力度,严防流入非法渠道和滥用。强化药品零售企业监管,强化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全面推动药品全品种追溯工作,督促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落实药品追溯主体责任。持续推进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和医疗机构药械质量安全突出问题。严厉打击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制售假药劣药行为,依法严惩涉药违法犯罪。〔区社管局、区公安分局、区市监分局、医保经开区分中心、市执法稽查经开区分局〕

(十二)深化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监督的指导意见》(中纪发〔202411号)、《国务院食安办等5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食安办发〔202416号)及有关要求,深化“校园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合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春秋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联合检查,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开展学校食堂大宗食材供应企业和“营养餐”学校食堂检查。运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强化对校外集中供餐企业的监管。试点推行中小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和食堂经营者“四方同餐”制度,逐步构建以“四方同餐”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常态化陪餐,包保干部定期陪餐,各级督查检查组检查时陪餐等多方陪餐为补充的学校食品安全治理长效机制。试点推行食品安全副校长制度,选派市监部门骨干人员担任学校食品安全副校长,督促学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区食药安办、各镇(街道)、区党群部、区社管局、区市场监管分局〕

(十三)强化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加强与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协作,按照职责分工开展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安全管理监测,重点整治肉类产品、水产品。协同实施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有效衔接。落实肉类产品检疫证明查验制度,完善肉类产品分销加工环节信息追溯查验机制,严厉打击假劣肉制品、无检疫证明、虚假检疫证明等行为。〔区食药安办、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分局、区市监执法稽查分局〕

(十四)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铁拳”行动,聚焦重点领域查办一批违法案件,严打重处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落实“处罚到人”要求,依法实施行业禁入。打击食用农产品领域多发性“潜规则”、食品非法添加,以及餐饮环节制售劣质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违法犯罪活动。组织非法添加新型化学衍生物犯罪集中破案攻坚。严厉打击使用禁限用药物、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督管理等领域行刑衔接工作机制。探索实践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中提出惩罚性赔偿制度。〔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分局、区市监执法稽查分局〕

六、强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十五)加强风险监测。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部门通报会商,强化风险评估结果运用。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抽检监测600批次以上,食品抽检不合格率3%以上,年度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10次以上,完善区级食品安全快检中心建设运行,食品快检达到2万批次以上,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100%到位。〔区市场监管分局、区市监执法稽查分局〕

(十六)实施信用监管。制定出台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制度,指导建立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获证食品生产企业100%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实施食品生产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专业模型。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协作机制,将市场主体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及其关联行政处罚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按照“谁执法、谁处罚、谁列入”“谁产生、谁归集、谁公示”的原则,依法将相关市场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公示。〔区市场监管分局、区市监执法稽查分局〕

(十七)推进智慧监管。持续推广“赣溯源”APP运用。组织实施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提升食品安全精细化主动防控水平。构建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信息共享机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时提前布局互联网和物联网,为建设智慧农贸市场、有效开展快检筛查、推进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夯实基础。〔区市场监管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建控集团〕

(十八)强化技术支撑。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降低农药使用安全风险。积极推广常规农药快检技术。加快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快检体系建设。深化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法检联动试点,建立食品抽检监测核查处置联动机制。〔区农业农村局、区社管局、区市场监管分局〕

(十九)强化宣传引导。依托新媒体矩阵,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宣传和科普知识宣传,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发布消费提示和风险解析。将食品安全宣传纳入各部门各行业宣传工作内容,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全国“质量月”等重要活动,运用“两微一端”平台,持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协调新闻媒体准确客观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有序开展食品安全舆论监督。〔区食药安办、各镇(街道)、区食药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