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镇(街道)信息公开目录>凤岗镇政府>工作动态>政务动态

五彩阳禾的“莓”好“蓝”图

访问量:

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水果,近年来在市场上颇受欢迎,成为水果界“新宠”。近日,记者来到赣州经开区种植规模最大的基质蓝莓基地——五彩阳禾果佳蓝莓种植基地,探访智慧农业智能化种植技术的秘密。

来到五彩阳禾现代农业示范馆,只见一个个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上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内,无土栽培的蓝莓植株长势喜人,颗颗饱满的蓝莓果实犹如蓝宝石般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作为赣州经开区规模最大的基质蓝莓种植基地,这里不仅栽培了西班牙45、L25、优瑞卡等多个高品质蓝莓品种,更凭借无土栽培和智能化种植技术,打造出了一个高效、生态、智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点,走出了一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

据基地负责人贾俊明介绍,这片蓝莓栽种于2021年,基地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用进口的泥炭土和椰糠、陶粒等配比基质替代传统土壤,并选种市场价值更高的蓝莓品种。“蓝莓对土壤和气候要求高,但无土栽培打破了地域限制,还能精准控制营养供给,产量也是普通地栽的3倍-5倍。”贾俊明表示。

除了种植技术,园区在控温、控湿技术上引进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智能控温等数字化管控体系,通过基地气象站、棚内多要素传感器等设施,可以实时监测、实时预警大棚内温度、湿度、辐射量、二氧化碳等参数和指标,系统再自动匹配最佳管理方案并实施水肥供应、温湿度调节等。

“地栽蓝莓的一年产量不到2公斤,但无土栽培一年能产出5公斤果。”贾俊明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按蓝莓市场价每斤120-160元计算,蓝莓种植基地的亩均经济效益可超过10万元,收益是过去传统品种和种植方法的数倍。

据了解,果佳蓝莓基地作为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站实践基地之一,该校长期派驻硕博士研究生驻扎基地开展实践研究,源源不断的高学历“新生力量”助力基地智能化栽培技术更上层楼。

今年研三的陈词是目前正驻扎基地的5名硕士研究生之一,“我们的研究生生涯至少一半的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日常工作就是对水肥条件、腐殖质配比、根基微生物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从而推动基地进一步优化选种、栽培,提高产量和品质。”

当下正值采摘季,数名工人提着果框穿梭在蓝莓树间,将成熟饱满的蓝莓果实摘下,仔细挑选后,打包运送到基地冷库进行包装,送往赣州最大的水果集散市场。

蓝莓基地的发展也为周边村民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摘果、掐芯、摘花、捉虫、除草这些工作必须人工进行,高峰时期,临时用工可达20人。55岁的长江村阴塘组村民刘汉娣说:“在家门口做做零工每个月差不多能挣个2000-3000元,比外出打工就强多了。”

同时,作为为数不多的无土栽培和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难点掌握者,基地也对外提供技术输出,向周边村开展智能农业种植技术指导,带动周边村乡村产业发展。

此外,游客可以到基地体验蓝莓采摘乐趣,加上基地地处花团锦簇的五彩阳禾花博园,园中还有非遗文化体验,全省最大的嘉宝果种植园等,丰富多彩的体验也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吸引了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游玩。“这里交通便利,景色又美,还有好吃的蓝莓,周末一家人来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黎先生如是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