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数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用务实和创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他就是凤岗镇党委组织委员曹性明。
曹性明是一名“80后”,201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以来,他一直在凤岗镇从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因表现突出,荣获新时代赣鄱先锋、赣州经开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在学习中沉淀
刚接触基层党建工作时,曹性明也心里打鼓。“基层党建工作谁都能说上两句,真正要干起来,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各项规定来办。我们基层党委党务干部如果不把业务搞清楚,更没办法指导村(社区)开展工作了。”他坦言。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曹性明经常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升党务工作水平。发展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涉及流程多,政策性强。刚接手党建工作的曹性明,迅速找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发展党员工作手册》等资料,认真学习。2023年,《新编发展党员工作手册》出来后,他丝毫不敢怠慢,马上自主先学起来。如今,摆在案头的《新编发展党员工作手册》上满是他的笔记。
基层党建工作条线多、要求高。2021年换届后,曹性明兼任征地拆迁工作组组长。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党建工作和项目征迁遗留问题,他白天忙着梳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督促村(社区)党组织抓好落实,晚上直面思想不通的拆迁户,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讲解,工作到半夜是家常便饭。经过连续半个月的攻坚,工作组和拆迁户终于把征迁协议签订下来,实现项目如期销号。
为抓好基层党建落实“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曹性明积极深入全镇17个村(社区),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商讨工作,与村(社区)党务干部交流经验,与农村党员谈心,不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都能在村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攻坚中创新
在党务工作中,曹性明勇于探索创新,推出了多项改革举措。面对群众民生诉求、项目建设瓶颈等基层治理难题,他牵头开展调研,探索“党建+”基层治理模式,推行接诉即办、未诉先办、难诉会办“三办”工作法,抓试点、促提升,全镇建立“三办”工作点17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通过建立‘三办’工作法,增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主动性,为破解节点、难点提供工作路径,倒逼党员干部提升服务质效。”曹性明说。2021年,凤岗镇《推行“三办”工作法,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获评赣州经开区党史学习教育十佳案例。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拆迁村党组织因党员居住分散,组织生活不够规范、服务群众不够积极等问题凸显。2022年,曹性明牵头提出了尝试建立拆迁村流动党员党小组,推行“三日一体”(党员活动日、集中走访日、服务群众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丰富多样的组织活动,集中走访、现场解题,让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通过这一举措,拆迁村党建工作明显增强,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急事难事,拆迁村首次获全镇绩效考核综合先进单位。
面对无职党员和流动党员管理难题,曹性明还牵头制定了“八个一”无职党员管理和“1241”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方案。截至目前,长江村、塘屋村无职党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协助处置安全隐患180余个,南边村、天子地村流动党员先后为凤岗镇提供有效招商信息3条。
在发展中突破
如何抓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换届后摆在基层的新问题。曹性明从抓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素质入手,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子。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学历提升是一个重要手段。在曹性明的耐心引导下,凤岗镇45岁以下且学历未达大专的村(社区)“两委”定工干部全部参加学历提升,目前已完成学历提升的有20人。
由于凤岗镇各村集体账户可用财力不足,已拆迁实体预留地为零,北部传统村落又受耕地限制且建设用地少,缺钱、缺地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拦路虎。曹性明牵头负责此项工作后,定期到村级调度,一同商量拿出解决方案。
通过努力,蔗山村发挥毗邻黄金机场地理优势,引入社会资本,在空置地块建成电动车充电停车场,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8万元。长田村投入317万元新建容量达790kw的光伏发电站,预计每年可新增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45万元。2023年,长田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性收入100.7万元,是赣州经开区唯一的集体经济破百万元的未拆迁村。2023年,全镇16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602.43万元,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长田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长江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市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
“我将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凝聚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基层党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曹性明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