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部门信息公开目录>社会事务管理局>部门文件>部门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赣州经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访问量:

关于进一步加强赣州经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 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 <<2017-2020年赣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和赣州 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 知》(赣市教基字〔2020〕49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 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现就进 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 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 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同程度成为 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幸福和谐、学校安全稳定等主要 因素。受新冠肺炎疫情与长时间居家学习等因素叠加影响,中 小学生心理危机形势严峻。各校要以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保 障,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措施落细、落小、落实到位,努力 营造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青少年学生乐 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进一步抓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一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理健康教育课 是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 入课程计划,每班每两周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得少于1课 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应遵循各年龄段学生心理发 展特点具体安排,并重视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 育课开设应以体验为主,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 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 座等,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倾向。要注重生命教育、挫折 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 性,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保护生命。各校要在家庭教育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中 一批知名专家、优势资源、网络平台,利用家长学校、家访 等,宣传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常识,帮助家庭增 进亲子有效沟通,为家长提供个性化指导。建立学校、年级、 班级、宿舍“四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体系,推行学生成长 “伙伴制”。

二要提高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运行效率。中小学校心理辅 导室是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规范和加强心 理辅导室的使用与管理,健全运行制度,建好心理档案,公开 心理热线,逐步提高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运行实效。心理辅导 室应配置专人负责管理,安排专(兼)职教师值班并接待辅 导,建立明确的值班制度并予以公布。心理辅导室应安排固定 开放时间,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2小时。要建立健全心理辅导 室工作制度,包括辅导室使用及管理制度、辅导老师工作职 责、值班制度、辅导预约制度、辅导档案建立制度以及保密、 保管制度等,规范学生心理档案,定期开展典型个案研讨活 动,不断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区社管局将不 定期对各校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及使用情况的检查并纳入学校 考核。

三要完善心理危机筛查干预的长效机制。要建立“一二 三”学校高危学生筛查制度,“一”为一人一档,“二”为每 年进行二次普查与筛查(每学期一次),“三”为三级干预或 转介,即一级为班主任、二级为心理老师和学校、三级为专业 精神卫生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任务清 单》及《关于加强在校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 神,定期发布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对危机事件高发学 校、高危群体、高危时段进行提前预警,提高应对校园心理危 机事件的预防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建 档登记,并根据心理状况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对有严重心理 危机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其家长,按有关规定转介给医疗机构 进行诊治,坚决防止因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的事件发 生。要强化心理特殊学生的信息共享和综合研判,依靠“五 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力 量,做好日常性教育、引导和关爱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 心理疏导。

三、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素养

一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 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各校要为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标配、专业发展等创造保障条件,实施农 村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一校一师”培养计划,为所有农村 学校(不含教学点)选配至少1名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健康教 师,确保到2020年,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配各1名(规模 较大的学校至少配各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科学核定心 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量,按相关文件落实好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教师职务评聘以及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等政策。
     
二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各校要制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和培训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分层 次、分类别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系统的专 业培训,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 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要组织教师观看市教育局录制的“心理 健康空中课堂”(教师专场),确保做到全覆盖。对班主任进 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专项培训,增强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识 别和帮扶。在中小学校长和其他学科教师参加的各级各类培训 中应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三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专、兼”为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中小学乡村教师 能力提升培训系列,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班主 任和学科教师全员培训。每学年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 师进行不少于一周的专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专(兼)职心理 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 骨干教师。聘请专家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针对性、经常性、持续性督导。同时要注重培养全体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开展心理 疏导。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进一步拓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的方式

家校共育是构建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关键环 节,各校要将家校共育工作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制定 具体的实施方案。要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规范 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机制。要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家长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家长收看市教育局录 制的“心理健康空中课堂”(家长专场),并开展系统的心理 健康知识和家教方法的学习。通过家长会、专家讲座、专题讨 论、亲子互动活动、家庭教育心得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家 长掌握亲子沟通和交往的方法和技能,构建和谐的家庭亲子关 系,减少学生心理压力,有效预防心理极端事件的发生。要充 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带动作用,形成和谐共进的教育新局面。

五、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查考核

各校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加大对心理高危学生的监控力度,区社管局将适时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课程建设、咨询室建设、活动 开展等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指 标纳入平安校园考核,对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特别是对在 心理安全极端事件面前仍然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无作为,造 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赣州经济技术开区社会事务理局

2020年11月2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