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1.道路绿地养护标准
1.1草坪和地被植物
草坪和地被植物生长旺盛,整齐美观,高度一致,无凹凸感,覆盖率100%,草坪杂草率低于3%,无坑洼积水,无裸露地,无厚重粉尘覆盖,无垃圾、落叶,杂土堆,无卫生死角。
1.1.1生长势
生长势强,叶片健壮,色相一致,无枯黄叶,观花地被适时开花,开花繁茂,无非自然落花落蕾现象,花期整齐。
1.1.2修剪
草坪和地被植物的修剪须根据季节特点和植物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高度控制在台湾草5cm以下,剪下的草屑及时清理,地被植物修剪应高度一致,边缘整齐,观花地被植物,少数花茎过高的,须在开花后适当压低,观花地被应在花芽分化前完成修剪,枯叶残花应及时剪除。
1.1.3浇灌、施肥
根据草坪和地被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浇水和施肥,保证肥水充足,无水源地段,需配备洒水车,夏天高温季节应在每天17:00以后浇灌,保证植物充足供水;每年施肥不少于四次,肥料施用应适量、均匀,不得因过量或不均匀引起肥害,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应交替使用,以防止土壤板结和肥力衰退,地被植物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兼施,基肥应在早春和秋末进行,每年2次,采用撒施有机肥为主,观花地被花后与花芽分化期各追肥1次,花芽分化期应追施P、K肥,使花多色艳花期长。施肥要求:肥料不能裸露,乔木及单株灌木采用埋施方法,埋施可先挖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一般结合除草松土时进行施肥。
1.1.4除杂草
清除杂草是一项日常工作,应做到杂草率低于3%(新接管的绿地要求半年内达标),不得有明显高于草坪和地被植物的杂草。
1.1.5填平坑洼
及时填平坑洼地,无坑洼积水,平整美观。
1.1.6更新复壮与补植
观花类的多年生地被,必须每隔四五年左右进行一次分株翻种,宿根、球根类地被植物,经3-4年生长后,根部拥挤以致影响其正常生长时,可根据不同类群的生理习性进行分株、更新移植,地被出现空秃现象,应立即检查原因,翻松土层,如果土质欠佳应换土,并进行补栽,恢复景观。过密的草坪,要有规则的划破。土壤贫瘠、地表面坑洼不平及老化草坪应进行培土。
对被破坏或其它原因死亡的草坪植物应及时补植,使草坪保持完整、无裸露地,补植品种要与原植被品种相同,适当密植,补植后加强保养,确保恢复原景观效果。
1.1.7病虫害防治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一般在晚上进行喷药;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发生病虫为害,受害面积控制在5%以下。
1.2灌木和花卉
灌木和花卉生长旺盛,花繁叶茂,造型修剪工艺精细,具有立体感、艺术感,造型美观。
1.2.1生长势
生长势强,枝叶健壮,叶色鲜艳,植株丰满,无枯枝残叶,植株整齐一致,枝条疏密得当,通风透光,花卉适时开花,花多色艳,花坛轮廓清晰,无残缺,绿篱无断层。
1.2.2修剪
植物保持常态管理,杜绝突击修剪,剪后残枝随剪随清。修剪须符合植物的生长特性,开花植物既造型美观又能适时开花,花多色艳,花灌木和草本花卉在花芽分化前进行修剪避免把花芽剪掉,花谢后及时将残花残枝摘除、修剪;绿篱和花坛整形须与周围环境协调,线条流畅,轮廓清晰,增强园林美化效果。
1.2.3清除杂草、松土、覆土
随时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除草时注意保护根系,根系不能裸露,土壤无板结现象。
1.2.4灌溉、施肥
根据立地条件,生长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浇灌和施肥。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兼施,每年春秋季施基肥1-2次,每年生长期追肥2-3次,观花灌木花后与花芽分化期各追肥1-2次,花芽分化期应追施P、K肥,使花多色艳花期长,肥料要埋施,切忌肥料裸露,施肥后浇足水,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应交替使用以防土壤板结和肥力衰退。
根据植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时浇水,浇水应浇透,无水源地段,需配备洒水车,夏天高温季节应在每天17:00以后浇灌,保证植物充足供水;花灌木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控水,促进花芽分化,排水顺畅,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干旱少雨季节应保证充足水量,使土壤不干燥,植株不出现缺水现象。
1.2.5补植、改植与复壮
及时清理死苗,一周内补植回原来的种类,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植株接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补植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对已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灌木和花卉及时进行改植。
美人蕉每年进行翻种一次,分色选取健壮块茎,拌施有机肥,以30cm*30cm间距种植入土。
1.2.6病虫害防治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一般在晚上进行喷药;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发生病虫为害,受害面积控制在5%以下。
1.3乔木
植株生长旺盛,枝叶健壮,树形美观,行道树上缘线和下缘线基本整齐,修剪适度,干直冠美,无死树缺株,无枯枝残叶,景观效果优良,保持树穴土壤疏松,无杂草、垃圾、杂物。
1.3.1生长势
乔木生长势良好,枝叶健壮,叶色浓绿,无枯枝残叶,行道树树干应挺直,倾斜度不超过5%。
1.3.2修剪
乔木的修剪须考虑其生长特点如萌芽期、花期等,原则上在萌芽前或花芽萌动前进行修剪,避免把叶芽和花芽剪掉,使开花乔木花繁叶茂,特殊树种的修剪应根据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景观需要而定,对严重影响景观和植物生长的果实应及时剪除。乔木整形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以增强园林美化效果,新植及主侧枝未定型的树木应采取整形技术逐年形成三级分枝骨架,行道树修剪应保持树冠完整美观,主侧枝分布均匀和数量适宜,内膛不空又通风透光;根据不同路段车辆等情况确定下缘线高度和树冠体量,树高一般控制在10-17米之间,行道树下垂枝尖端不得低于2m,树冠顶部与高压线之间的净空高度不低于2m,不能遮挡路灯和交通指示牌,在交叉路口及道路转弯路段,应剪除影响行车视线的枝叶萌枝、下垂枝,下缘线下的萌蘖枝及干枯枝要及时剪除,修剪应按操作规程进行,尽量减少伤口,切口要平,略向下斜,不留残桩,直径超过10cm的伤口要进行保护处理。抗寒力差的树种在严冬不进行修剪,宜早春剪,松柏类多不行修剪整形,仅每年将病枯枝、衰弱枝剪除。
1.3.3灌溉、施肥
乔木须根据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和植物种类适当浇水,在每年的春秋季重点施肥2-3次,施肥量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种植三年以内的乔木和树穴有植被的乔木要适当增加肥量和次数,肥料要埋施,先打穴或开沟,切忌肥料裸露,施肥穴的规格一般为30*30*40cm,挖沟的规格为30*40cm,位置一般是树冠外缘的投影线(行道树除外),每株树挖对称的两穴,新栽种树木应浇足定根水并连续浇水3-5年直到树木扎根较深后,不浇水也能正常生长为止。保持排水顺畅,雨季应及时排除树周围积水,干旱少雨季节应保证充足水量,使土壤不干燥,植株不出现缺水现象。
1.3.4病虫害防治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一般在晚上进行喷药;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发生病虫为害,受害面积控制在5%以下。
每年11月份进行一次树干刷白,刷白高度为1.2m,刷白应均匀细致,树皮的裂隙应全部粉刷,刷白料不得滴溅到路面或其他植物上。
1.3.5补植
及时拔除死苗、补植缺株,更换过于衰弱的植株,品种和规格应与原来品种、规格一致,至少保留三级分枝,行道树一级分枝点不得低于2m,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补植应按照树木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浇水、养护等管理措施。
1.3.6防暴风雨
做好暴风雨的应对工作,暴风雨来临前加强管理,合理修剪,加固护树架,以增强抵御暴风雨的能力,暴风雨期间应迅速清理倒树断枝,疏通道路,暴风雨后及时扶正倾斜树木,补植缺株,清除断枝、落叶和垃圾,使绿化景观尽快恢复。
1.4绿地卫生保洁
1.4.1绿地清洁,无垃圾杂物,无石头砖块(景石除外),无枯枝败叶,无卫生死角,无鼠洞和蚊蝇滋生地。
1.4.2全日保洁,随时清理各种杂物、垃圾、废弃物、修剪残枝做到日产日清。
1.5园林设施及绿地维护
1.5.1供水、供电、排水、喷灌等管网设施及护栏完好无缺,遭破坏应及时修补维护,节约用水用电,防止盗用绿化用水。
1.5.2树木支撑规范、统一,无断桩、坏桩、残桩,桩位扎缚规范化。
1.5.3行道树树穴完整美观,无缺失。
1.5.4保护绿地不被侵占,经上级批准临时占用的绿地,不准超过规定面积,如有违反,须立即上报,及时劝阻,制止侵占和破坏绿地的行为,不准在绿地内堆放东西,不准在树上张挂标语、晾晒衣物等。
1.6作业规范
作业人员统一穿着反光工作服,使用割灌机、绿篱修剪机等机械设备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在绿地道牙石以外作业时应在道路上设立安全警示牌。
2.公园绿地养护标准
2.1草坪和地被植物
草坪和地被植物生长旺盛,整齐美观,高度一致,无凹凸感,覆盖率100%,草坪杂草率低于3%,无坑洼积水,无裸露地,无厚重粉尘覆盖,无垃圾、落叶,杂土堆,无卫生死角。
2.1.1生长势
生长势强,叶片健壮,色相一致,无枯黄叶,观花地被适时开花,开花繁茂,无非自然落花落蕾现象,花期整齐。
2.1.2修剪
草坪和地被植物的修剪须根据季节特点和植物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高度控制在台湾草5cm以下,剪下的草屑及时清理,地被植物修剪应高度一致,边缘整齐,观花地被植物,少数花茎过高的,须在开花后适当压低,观花地被应在花芽分化前完成修剪,枯叶残花应及时剪除。
2.1.3浇灌、施肥
根据草坪和地被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浇水和施肥,保证肥水充足,无水源地段,需配备洒水车,夏天高温季节应在每天17:00以后浇灌,保证植物充足供水;每年施肥不少天四次,肥料施用应适量、均匀,不得因过量或不均匀引起肥害,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应交替使用,以防止土壤板结和肥力衰退,地被植物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兼施,基肥应在早春和秋末进行,每年2次,采用撒施有机肥为主,观花地被花后与花芽分化期各追肥1次,花芽分化期应追施P、K肥,使花多色艳花期长。施肥要求:肥料不能裸露,乔木及单株灌木采用埋施方法,埋施可先挖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一般结合除草松土时进行施肥。
2.1.4除杂草
清除杂草是一项日常工作,应做到杂草率低于3%(新接管的绿地要求半年内达标),不得有明显高于草坪和地被植物的杂草。
2.1.5填平坑洼
及时填平坑洼地,无坑洼积水,平整美观。
2.1.6更新复壮与补植
观花类的多年生地被,必须每隔四五年左右进行一次分株翻种,宿根、球根类地被植物,经3-4年生长后,根部拥挤以致影响其正常发时,可根据不同类群的生理习性进行分株、更新移植,地被出现空秃现象,应立即检查原因,翻松土层,如果土质欠佳应换土,并进行补栽,恢复景观。过密的草坪,要有规则的划破。土壤贫瘠、地表面坑洼不平及老化草坪应进行培土。
对被破坏或其它原因死亡的草坪植物应及时补植,使草坪保持完整、无裸露地,补植品种要与原植被品种相同,适当密植,补植后加强保养,确保恢复原景观效果。
2.1.7病虫害防治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一般在晚上进行喷药;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发生病虫为害,受害面积控制在5%以下。
2.2灌木和花卉
灌木和花卉生长旺盛,花繁叶茂,造型修剪工艺精细,具有立体感、艺术感,造型美观。
2.2.1生长势
生长势强,枝叶健壮,叶色鲜艳,植株丰满,无枯枝残叶,植株整齐一致,枝条疏密得当,通风透光,花卉适时开花,花多色艳,花坛轮廓清晰,无残缺,绿篱无断层。
2.2.2修剪
植物保持常态管理,杜绝突击修剪,剪后残枝随剪随清。修剪须符合植物的生长特性,开花植物既造型美观又能适时开花,花多色艳,花灌木和草本花卉在花芽分化前进行修剪避免把花芽剪掉,花谢后及时将残花残枝摘除、修剪;绿篱和花坛整形须与周围环境协调,线条流畅,轮廓清晰,增强园林美化效果。
2.2.3清除杂草、松土、覆土
随时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除草时注意保护根系,根系不能裸露,土壤无板结现象。
2.2.4灌溉、施肥
根据立地条件,生长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浇灌和施肥。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兼施,每年春秋季施基肥1-2次,每年生长期追肥2-3次,观花灌木花后与花芽分化期各追肥1-2次,花芽分化期应追施P、K肥,使花多色艳花期长,肥料要埋施,切忌肥料裸露,施肥后浇足水,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应交替使用以防土壤板结和肥力衰退。
根据植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时浇水,浇水应浇透,无水源地段,需配备洒水车,夏天高温季节应在每天17:00以后浇灌,保证植物充足供水;花灌木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控水,促进花芽分化,排水顺畅,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干旱少雨季节应保证充足水量,使土壤不干燥,植株不出现缺水现象。
2.2.5补植、改植与复壮
及时清理死苗,一周内补植回原来的种类,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植株接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补植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对已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灌木和花卉及时进行改植。
美人蕉每年进行翻种一次,分色选取健壮块茎,拌施有机肥,以30cm*30cm间距种植入土。
2.2.6病虫害防治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一般在晚上进行喷药;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发生病虫为害,受害面积控制在5%以下。
2.3乔木
植株生长旺盛,枝叶健壮,树形美观,行道树上缘线和下缘线基本整齐,修剪适度,干直冠美,无死树缺株,无枯枝残叶,景观效果优良,保持树穴土壤疏松,无杂草、垃圾、杂物。
2.3.1生长势
乔木生长势良好,枝叶健壮,叶色浓绿,无枯枝残叶,行道树树干应挺直,倾斜度不超过5%。
2.3.2修剪
乔木的修剪须考虑其生长特点如萌芽期、花期等,原则上在萌芽前或花芽萌动前进行修剪,避免把叶芽和花芽剪掉,使开花乔木花繁叶茂,特殊树种的修剪应根据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景观需要而定,对严重影响景观和植物生长的果实应及时剪除。乔木整形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以增强园林美化效果,新植及主侧枝未定型的树木应采取整形技术逐年形成三级分枝骨架,行道树修剪应保持树冠完整美观,主侧枝分布均匀和数量适宜,内膛不空又通风透光;根据不同路段车辆等情况确定下缘线高度和树冠体量,树高一般控制在10-17米之间,行道树下垂枝尖端不得低于2m,树冠顶部与高压线之间的净空高度不低于2m,不能遮挡路灯和交通指示牌,在交叉路口及道路转弯路段,应剪除影响行车视线的枝叶萌枝、下垂枝,下缘线下的萌蘖枝及干枯枝要及时剪除,修剪应按操作规程进行,尽量减少伤口,切口要平,略向下斜,不留残桩,直径超过10cm的伤口要进行保护处理。抗寒力差的树种在严冬不进行修剪,宜早春剪,松柏类多不行修剪整形,仅每年将病枯枝、衰弱枝剪除。
2.3.3灌溉、施肥
乔木须根据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和植物种类适当浇水,在每年的春秋季重点施肥2-3次,施肥量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种植三年以内的乔木和树穴有植被的乔木要适当增加肥量和次数,肥料要埋施,先打穴或开沟,切忌肥料裸露,施肥穴的规格一般为30*30*40cm,挖沟的规格为30*40cm,位置一般是树冠外缘的投影线(行道树除外),每株树挖对称的两穴(或四穴),新栽种树木应浇足定根水并连续浇水3-5年直到树木扎根较深后,不浇水也能正常生长为止。保持排水顺畅,雨季应及时排除树周围积水,干旱少雨季节应保证充足水量,使土壤不干燥,植株不出现缺水现象。
2.3.4病虫害防治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一般在晚上进行喷药;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发生病虫为害,受害面积控制在5%以下。
每年11月份进行一次树干刷白,刷白高度为1.2m,刷白应均匀细致,树皮的裂隙应全部粉刷,刷白料不得滴溅到路面或其他植物上。
2.3.5补植
及时拔除死苗、补植缺株,更换过于衰弱的植株,品种和规格应与原来品种、规格一致,至少保留三级分枝,行道树一级分枝点不得低于2m,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补植应按照树木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浇水、养护等管理措施。
2.3.6防暴风雨
做好暴风雨的应对工作,暴风雨来临前加强管理,合理修剪,加固护树架,以增强抵御暴风雨的能力,暴风雨期间应迅速清理倒树断枝,疏通道路,暴风雨后及时扶正倾斜树木,补植缺株,清除断枝、落叶和垃圾,使绿化景观尽快恢复。
2.4水池和水生植物
水池和水生植物管理的标准是保持水面及水池内清洁,水质良好,水量适度,池壁美观,不漏水,设施完好无损。须及时清除杂物,定期清洗水池,原则上两个月清洗一次,控制好水的深度,管好水闸开关,节约用水,及时修复受损的池壁、水池设施。水生植物须生长旺盛,叶色浓绿,能适时开花,花多色艳,无病叶、枯叶。水池、水系有安全隐患处应设立安全警示牌,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2.5绿地卫生保洁
2.5.1绿地清洁,无垃圾杂物,无石头砖块(景石除外),无枯枝败叶,无卫生死角,无鼠洞和蚊蝇滋生地。应定期灭“四害”。
2.5.2每天早上6:30以前捡除白色垃圾,上午8:00以前清除绿地的垃圾杂物,包括生活垃圾、纸屑、果皮、烟头、残枝败叶等,清扫后做到全天随时保洁到22:00(节假日、休息日加强保洁力度)。
2.5.3保持公共绿地(公园)内的广场、道路、雕塑、亭廊、护栏、垃圾桶、花架、座凳等设施清洁完好,进行全天保洁,绿地内无张贴和悬挂未批准的广告杂物等。
2.5.4归集后的垃圾杂物应及时清运,日产日清,不准过夜,杜绝焚烧垃圾,保洁器具应放在隐蔽处。
2.6园林设施及绿地维护
2.6.1供水、供电、排水、喷灌等管网设施及护栏完好无缺,遭破坏应及时修补维护,节约用水用电,防止盗用绿化用水。
2.6.2树木支撑规范、统一,无断桩、坏桩、残桩,桩位扎缚规范化。
2.7.3行道树树穴完整美观,无缺失。
2.6.4保护绿地不被侵占,经上级批准临时占用的绿地,不准超过规定面积,如有违反,须立即上报,及时劝阻,制止侵占和破坏绿地的行为,不准在绿地内堆放东西,不准在树上张挂标语、晾晒衣物等。公园内不准摆摊设点,无乱停乱放等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