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牢专利创新发展工作。围绕我区双首位产业及钨与稀土优势产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政策宣贯工作,积极指导企业申请高价值专利。同时,挖掘现有存量企业和新引进企业潜力,进一步完善我区企业专利培育库,并积极与第三方机构对接,为我区企业开展专业专利申请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全区专利申请通过率和专利服务水平。2022年1-10月,全区新增专利授权1161件,其中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72件,同比增长36.5%,占全市新增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将近四分之一,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57件,为全市平均水平的6.19倍,企业新增有效发明专利、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多项专利指标位居全市第1。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工作,指导江元电子、德业电子等企业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进一步引导区内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积极搭建知识产权政银企对接融资平台。为进一步帮助提企业盘活知识产权资产,解决融资需要,我局积极搭建银行和企业的沟通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利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今年4月,举办了我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并邀请专家对我区30余家企业开展了知识产权培训,立昌科技、银盛电子等4家企业与交通银行赣州分行现场签约。截至目前,已指导10家企业盘活“知”产,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8650万元,相比2021年质押融金额增长了154.41%。
三是全面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保护水平。一方面,针对区内企业因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不足,不符合在科创板上市条件的问题,我局积极与省、市两级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多次沟通对接,为企业开辟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已累计帮助好朋友科技、富尔特、立昌科技等企业的34件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另一反面,持续开展“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官方标志等特殊标志和知名度较高的食品药品、儿童用品、纺织服装等商品商标为重点,加强对农村市场、电商平台、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侵犯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整治。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商标专项整治行动3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50余人次,对全区30余家商场超市开展假冒专利和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检查,对15个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代理的涉及我区300件非正常专利申请进行了核查,并要求相关专利代理师限期整改,共查处5起专利标注不规范案件。
四是稳步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工作。今年4月,正式探索启动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工作,对发行我区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了市场调研和反复论证,明确按照“市场主导、政府补贴、企业分担”原则,通过公开招标遴选项目运营管理单位按市场化方式发行规模2亿元、期限3年知识产权证券。7月,正式印发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这也标志着我区成为全省首个正式启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的地区。目前,已召开知识产权证券化政策宣讲会及启动仪式,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已在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进行意向性公开挂网,初步确定了项目模拟池入池企业,将尽快正式开展招投标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