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赣州经开区召开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了全区2023年食品安全行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区市监分局局长王玉椿等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江西日报、赣州广播电视台、区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会上,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023年度,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区食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两个责任”落实为关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严把食品安全关口,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全区未发生源头性、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织牢食品安全“责任网”。成立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区主要领导带头签订承诺书,安排区、乡、村三级403名干部,按照风险等级分级包保全区454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把食品安全责任最大限度地落到“最小工作单元”。督促指导包保干部完成全区生产经营主体督导任务,2023年度,全区“两个责任”督导完成率100%、问题整改率100%。
二是坚持示范引领,拉高食品安全“标准线”。对标对表食品安全要求,高标准提升市场业态,围绕全区4540家食品市场主体,大力开展督查检查发现问题“清零”行动,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高品质打造示范点位,在全覆盖提档升级24个示范点位的基础上,创建2条食品安全示范街区及3家市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形成示范带动、全区共建的良好氛围。高效率强化科技赋能,推动“明厨亮灶”再升级,全区148家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2家学校食堂被授予“省级明厨亮灶”示范单位。
三是坚持全程监管,筑牢舌尖安全“防火墙”。聚焦重点领域和群众关切,不断完善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监管。源头严防,落实食用农产品种植过程控制、产品检验、产地准出等制度规范,推动8家企业纳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开具电子合格证3964张。过程严管,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针对群众关注度高、日常消费量大的果蔬类、肉类、水产品类、熟食类等日销品,全年完成食品检测827批次,合格率97.34%,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18878批次,合格率99.64%。严把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关,对生产企业实行风险分级管理,按省级标准建成赣州经开区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示范区,确保食品加工安全可靠。严把流通销售安全关,大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对全区农贸市场硬件设施进行精细化、标准化升级改造,提升食品经营环境,建成标准化农贸市场:“宝塔农贸市场”。大力推行食品经营单位经营有资质、安全有承诺、管理有制度、进货有查验、制售有台账“五有”制度;以农贸市场、超市、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区域,以重大节假日为重点时段,以节令食品、保健品、猪肉、大米、食用油等为重点品种,大力开展食品流通销售环节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全过程温控标准和规范,严查临期、过期食品翻新销售。严把餐饮服务质量安全关,以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集中供餐单位等为重点对象,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依托“赣溯源”系统建立稳定的食品原料供应渠道和追溯记录,大力推行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评定、反餐饮浪费、“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推进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和陪餐制,开展网络餐饮专项治理,确保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执法严厉,始终保持打击食品领域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强化食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衔接,建立食安、农安、公安联动机制,部署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2023年度,对违反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立案107起,刑拘31人,上网追逃18人,移送起诉14人,罚没33.74万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