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教育信息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度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访问量: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3,赣州经开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连续8年获评赣州市县(市、区)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胜单位。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39所,在校生88036人,专任教师5736人。对标《2023年度县(市、区)党政干部履行教育职责教育督导评价细则》,自评得分为99.6分。现将具体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本项9分,自评9

1.区党工委、管委会落实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2023年研究教育工作5次,建立了区领导挂点联系学校制度,14位区领导为师生上思政课。1分。

2.2023年分别召开意识形态、思政工作专题会议2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调度会及培训2次,举办思政课教师培训2期,组织各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加强对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抵御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2分。

3.2023,我区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率达85.71%,已超过文件要求的50%的比例;初中、高中、中职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率达100%,均已足额配备到位。2分。

4.将教材建设纳入区党工委、管委会议事日程,在全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将教材有关工作列入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不断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得1分。

5.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率先完成领导体制调整。坚决落实学校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带团建队建相关机制有效落实。3分。

(二)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本项5分,自评5

6.全区各中小学均设有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对全区4万余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了重点学生台账,开展了团辅和个辅。各校开足开齐了思政课及红色文化课程,配齐配足了思政教师。学校体美劳课程开齐开足,各校积极落实专职体育教师每年不少于1000元的教学工作运动服装费用,4所学校试点开设游泳课程,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比上年下降0.5%以上。5分。

(三)推进教育改革(本项8分,自评8

7.如期完成了我区2023年教育评价改革重点任务,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认真组织了教育评价改革有关专题学习,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年终述职中全面总结了教育工作情况。设立违反教育评价改革负面清单事项举报电话,教育评价改革宣传效果好。得3分。

8.开展了全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第八届全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素养竞赛和演讲比赛,取得了良好成绩1分。

9.健全了教育督导管理体制,配齐配强教育督导力量,区财政每年拨付30万元教育督导专项经费,妥善解决了教育督导工作人员因督导工作产生的通信、交通、食宿等费用。区管委会出台了中小学办学绩效考核方案,开展办学绩效评估,并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发放教师奖励性补贴。得4分。

(四)落实教育重点任务(本项20分,自评20

10.区管委会出台了两项评估推进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召开了两项评估工作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推进会议,专门调度两项评估工作会议,相关部门结合职责及分工作了交流发言,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合力。5分。

11.印发《赣州经开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开展校园指尖形式主义专项清查整治活动,整治困扰学校和师生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落实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制度,畅通举报渠道,持续为学校和教师松绑减负。2分。

12.全面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双减专项督导,稳步开展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工作。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进行多轮专项督查,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6起,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纳入银行资金监管,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得5分。

13.区教育城域网202310-11月总和平均流量达15M以上,教育城域网项目已完成二级等保备案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2023年教育装备采购项目总资金4155.07万元,极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使用江西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一门课及以上课程的教师数占本地中小学教师数的比例达100%4分。

14.74日召开了全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了党工委、管委会议事日程。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纳入了《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区级部门收支预算》,列在社管局教育专项经费的教育工作经费预算中。得2分。

15.赣州经开区能统筹城乡学校(含技工院校)布局和建设,并已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区社管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赣州经开区作为中心城区,已由市级层面统一编制中心城区教育网点布局规划。能确保新建配套学校、幼儿园按生源足额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建设与使用。1分。

16.全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列入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区社管局、区妇联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形成多部门联动,开展了新生家长开学第一课圆爱中国梦 成长心连心体验式亲子教育等公益活动,共同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1分。

(五)保障教育财政投入(本项8分,自评8

17.优先保障教育财政投入。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67995万元,增长16.33%,增幅居全市前列。2023年全区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12943元,比2022年增加762元。得3分。

18.全面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各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付均达到省定标准,其中公办幼儿园600/.年、小学720/.年、初中940/.年、特殊教育6500/.年、高中1000/.年,寄宿制学生另按300/.年标准追加拨付公用经费。2分。

19.2022年上级下达我区的教育专项资金19872.568万元全部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无克扣、挪用现象。2023年区本级财政应负担的教育资金均已足额拨付到位。针对2023年重点教育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有效带动了教育资金监管,效果明显。

20.建立了中小学校校舍安全保障机制,印发《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系统自建房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方案》,由区社管局牵头定期组织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区安监局等部分(单位)对学校进行检查,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将校舍安全资金保障列入区级年度预算清单,2023年安排资金403.89万元(其中区级配套资金150万元),专项用于校园校舍安全隐患整改。1分。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本项7分,自评7

21.我区公办幼儿园班级数217个,编制和备案制教师数499人,保育员217人,教职工配足配齐,499名教师均取得教师资格证。备案制教师在各方面享受在编人员同等待遇,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其它各项社会保险。我区公办幼儿园已全部足额足项为幼儿教师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得3分。

22.全区中小学均按照标准配齐配足教职工,建立了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2023中小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六十余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对乡村教师适当倾斜,公办中小学一级、高级教师职称申报评审乡村教师分别占比34.2%20.4%,有效稳定和吸引了优秀教师在乡村中小学任教。我区为功能区,无专职教研员编制,结合实际,配齐配强各学段各学科职教研员33人。得2分。

23.2023年度我区落实了不低于要求,教师待遇无信访,无市级(含)以上督办。教师工资、津补贴发放到位,不存在拖欠教师工资,欠缴教师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现象。2023年发放艰苦边远地区农村教师特殊津贴262人次,共发放资金87.375万元,无结余;发放乡镇工作补贴972人次,发放资金307.4975万元发放特殊教育教师津贴8人次,发放资金1.5936万元。我区属非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不享受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区、校均制定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体现了按劳计酬、奖优罚劣原则,做到了科学合理。得2分。

(七)加强教育帮扶(本项2分,自评2

2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应贷尽贷。2023年以来我区已为54003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资金3378.00375万元1947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2121.145万元,贷款人数和贷款金额相比上年大幅提升。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均按要求及时足额拨付到位。2分。

(八)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本项2分,自评2

25.全区在园幼儿总数为15228人,公办园在园幼儿总数为9500人,全区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占比62%全区幼儿园共80所,2022—2023年通过评估认定27所,标准化幼儿园建设达标率为33.75%2分。

(九)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本项6分,自评5.6

26.2023年全区大校额学校9所,化解一所大校额学校同时新增一所,与2022年大校额数量持平,未实现只减不增。扣0.4分。2023年秋季全区中小学均符合小学一至五年级45/班、初中年级50/班标准班额,不存在大班额及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问题。得2.6分。

27.国家、省、市暂未对我区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工作1分。

28.落实义务教育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宣传月活动,持续巩固控辍保学工作成果。实行公民办同步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在赣八中进行民办学校现场摇号,随机录取。出台了《赣州经济技术开发2023年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充分保障了外来随迁人员适龄子女平等就学权利。我区不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得2分。

(十)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本项9分,自评9

29.在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中,未发现区域内5所普通高中违规招生行为,5所学校均未出现55/班以上的大班额情况。2分。

30.2023年,全区普通高中教职工总数628人,其中专任教师550人,学生总数7699人,师生比为1:12.26,专任教师占比88%。得2分。

31.出台《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机制。成功设立两所标准化考点,考点数量可满足我区国家教育考试人数规模需求,已安排学校管理员负责考点的日常维护和考试保障工作,确保考试工作正常有序。保密室符合标准化考场建设标准,通过了有关部门验收,保密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台账齐全。3.5分。

32.全面落实考务管理和监考教师队伍考核及激励机制,出台《关于表彰2022-2023学年度全区中小学优秀监考员和优秀考务工作者的决定》,表彰表现优异的监考教师和考务工作者未出现违反教育考试考务经费开支项目及标准,超标准、超项目范围支出现象,教育考试支出均按要求进行支出。在教育考试考务经费开支项目范围内,均按标准支付考试考务人员经费补贴,未出现其他违反经费开支的情况。1.5分。

(十一)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与水平(本项9分,自评9

33.我区7所中职学校,其中赣州青年科技职业学校因招生未满三年暂不纳入考核,其余六所中职学校四项整体重点检测指标和五项生均重点检测指标均已达到国家标准。得3分。

34.2023年,我区7所中职学校共有专任教师777人,其中专业专任教师394人,双师型教师204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1.78%。得3分。

35.我区7所中职学校共开设专业93个,服务“1+5+N”产业相关专业61个,占比65.59%。中职学校2024届学生5367人,正在实习1983人,其中在赣州本地实习学生1714人,占比86.43%;中职学校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组织实习学生3384人,其中在赣州本地实习学生3370人,占比99.59%,综合占比94.73%。中职学校2023届毕业生5612人,升学2973人,服役2人,待就业119人,在赣州市本地就业1903人,留赣就业率72.17%3分。

(十二)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本项4分,自评4

36.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发展,未发展违规招生行为及现象。印发《关于加强全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资金监管的通知》,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财务制度、资金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将学校收费、财务、后勤管理等事项列入民办学校年检扣分项,未出现不规范行为,学校收费实行了政府定价。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的14.71%,控制在15%以内。3分。

37.召开全区教育系统三个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对相关政策法规、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风险点等进行动员宣传。出台《关于成立局党委推进三个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赣州经开区民办学校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常态化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违规办学行为得到及时查处。1分。

(十三)优化特殊教育资源(本项2分,自评2

38.制定《赣州经开区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方案》,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栖凤山路小学开设特教班,已招收35名特教学生。11个已招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设置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对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估认定的13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开展了每学期不少于30课时的送教上门服务。对特教班8名正式在编在岗教师按工资额提高25%落实津贴标准按时发放。得2分。

(十四)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常态化监管机制(本项5分,自评5

39.在赣州经开区管委会第142次主任办公会会议研究部署学校防溺水、校园安防建设四个百分百安全工作。印发《关于建立公安机关护学岗工作机制的通知》,学生家长和志愿者、校园保安、老师与公安民辅警组成+N”“护学岗,实现了校园护学岗”100%全覆盖。得1分。

40.印发《赣州经开区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工作方案》《赣州经开区关于建立完善防范校园安全事故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建立联防联控体系,保障学校安全。制定火灾防控、防溺水、依法治教、学生欺凌防治、非法校园贷防范、校园安防基础保障、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校车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原民办代课教师教育转化等工作文件,开展了消防、食品安全、预防学生溺水等安全检查,做到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预警及时、处置得力,使师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得4分。

(十五)师德师风建设、三违治理(本项4分,自评4

41.印发《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工作、监督、保障、教育、激励、考核、惩处等相关机制,树立正面导向,开展警示教育,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2分。

42.成立三违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系统三违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三违治理工作。2022年我区无被中央级、省级、市级有关部门通报或督办违规事件。得2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学校存在大校额情况。我区企业众多,人口稠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特别是2023年处于二孩入学的高峰期,城区部分学校入学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区人口向城区聚集,义务教育城区挤、乡村弱现象仍然存在。中心城区个别学校存在大校额情况,学位供给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仍有差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资源配置七项核心指标综合达标率不高,对照优质均衡发展的标准,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资源紧缺,体育、艺术专任教师数不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配备等未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

(三)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比例失衡。区中职学校虽专业开设多、学生体量大,但服务“1+5+N”产业相关专业占中职学校开设总专业的比例不均衡中职开设专业共93个,服务“1+5+N”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专业43占比46.24%服务有色金属纺织服装产业相关专业占比0%其余相关专业占比不达20%专业设置不能很好对接产业发展。

、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加快校建项目推进,有效解决大校额问题。加快推进吉祥路小学、龙岗路小学等学校开工建设,确保蟠韵路小学、飞翔小学、灌婴小学二期等学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启动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以规划指导有序启动学校建设,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严格实行就近、划片、免试入学,按规定的生均校舍面积、师生比、班额等确定每所学校的具体招生计划,对存在大校额的学校要视情况适当减少招生计划。逐步控制城区中小学的校额容量,加快城区中小学的学位供给。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四个统一标准,统筹兼顾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科学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大力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办学条件均衡发展。加强中小学骨干师资梯队建设,系统实施骨干教师培养、申报、遴选、认定工作,确保小学、初中骨干教师均达到标准,以有效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大中小学体育、音乐和美术教师招聘力度,配好配强体艺专任教师。

(三)调优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匹配“1+5+N”产业的专业群。抓实年度拟招生专业设置管理工作,取消脱节专业、调剂同质专业、增设紧缺专业控制人才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对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责令暂停招生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与龙头企业的双向深度融,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鼓励校企合作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有效适配,整体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附件:市对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加分项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202412       


附件

市对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加分项

根据《2023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评价细则第43点,我区加分项共计14分。

1.根据《关于第一批拟入围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的公示》,依托我区成立的赣州稀有金属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加2分。

2.赣州经开区受邀在教育部组织的《关于开展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三个课堂应用交流业务活动的通知》做案例分享发言。2分。

3.赣州市大坪明德小学典型案例《利用钉钉DIY数字校园》入编教育部《2022-2023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2分。

4.《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课堂常态化落地得实践探究》入编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技术赋能 乡村教育振兴》案2分。

5.教育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第90期,刊登了我区无证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治工作,推广宣传我区对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治工作的经验做法。加2分。

6.江西省《“双减”改革快报》第9期,刊登了我区无证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治工作,推广宣传我区对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治工作的经验做法。加1分。

7.202355,我区翠谷幼儿园选送的《小小造船师》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优秀视频案例,加1分;

8.202357,我区第二保育院被省教育厅评为第三批全省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园,加1分。

9.在赣州市教科所组织召开的2023年全市初中教学质量分析会暨秋季教研工作部署会上,区教体服务中心作为部分县(市、区)代表作代表发言。加0.5分。

10.我区无证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治工作的经验做法在“赣州市校外教育培训执法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加0.5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