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发展规划

中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制定全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访问量:

中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关于制定“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23日中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200次会议(党政联席会议)通过)

中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200次会议(党政联席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形势,结合实际,就制定全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时期,区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大力弘扬“创新、担当、争先、求实”精神,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实力、产业发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和民生福祉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总量达4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跨越1万美元大关,工业经济、财政收入、外资外贸等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2019年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排名第3位,2020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居第56位。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贫困村顺利退出。

产业优势逐步凸显。双首位产业集群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国机智骏汽车、凯马汽车等整车生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孚能科技成为全省首家“独角兽”企业和科创板上市企业;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半壁江山”;稀土钨新材料产业加速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多元发展,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机场、高铁站、高速路、快速路和公路港的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开放和社会治理纵深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五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获评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创建全省首个“无证明”营商环境,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引向深入。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新企业培育、研发机构创建、专利授权、PCT专利申请、高层次人才引进走在全市前列。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空气质量首次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园区”。民生福祉日益增进,教育、卫生健康、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依法治区纵深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缩减、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国内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各类矛盾风险交织叠加,国内区域间竞争日趋激烈,将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和影响。但是,全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催生了大量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我区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发展主动权提供了重要机遇。

经过三十年开发建设,我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创新能力等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但与国内先进开发区相比,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总量不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层次不高、龙头引领不够、要素保障不足和营商环境不优等短板问题亟待破解,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任重道远。全区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区将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全区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再上新台阶,建成具有经开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社会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显著提升,全市工业经济和开放窗口的核心地位更加彰显。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法治经开区、平安经开区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社会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四)“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双首位产业和新材料、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一极两地四中心”“一极”,即打造赣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第一增长极;“两地”,即建设新格局下全国有影响力的制造产业基地、全省重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四中心”,即打造创新创业引领中心、区域性自贸中心、优质营商环境示范中心、高品质生活新中心)建设。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一极两地四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市工业龙头地位更加凸显,产城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提升1-2个百分点、人均水平保持全市领先并争取进入全省前列,实现“一个跨越,两个完善,三个提升”,进入并持续巩固全国国家级经开区50强、奋力冲刺30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确保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一个跨越”即经济总量和质量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跨越5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保持全市领先,力争进入全省前列。

“两个完善”即产业链和发展平台进一步完善。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补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孵化链条。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园、赣州综合保税区各项基础设施全面完善,“一眼两镇两园”全面建成。

“三个提升”即改革开放水平、社会治理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开放格局。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就业更加充分,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三、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全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引才育才,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

)聚集创新创业人才。创新招才引智方式。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建立健全引才育才体制机制,持续推动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相结合,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海外人才到我区创新创业。启动人力资源“蓄水池”计划。深化“校、企、区”合作,积极培养和储备技能型人才。探索建立区首席科学家(专家)制度。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建立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表彰奖励制度,加强科普工作,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实施人才温暖关爱工程,组建人才服务中心。

)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自主创新成果。实施“白菜心”工程,设立“高精尖”产业发展促进专项资金,建立重点产业创新及核心技术指导目录,攻关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引进一批前沿科技项目和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产业化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设立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券和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力度,兑现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实施预见独角兽计划,构建梯度培育机制,加快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推动企业从“跟随研发”到“领跑研发”转变。

)全力搭建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在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和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等领域探索示范。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引导企业、科研机构、投资主体创办专业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园等,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产业园”一体化孵化格局。

健全国家高层次人才产业园、赣州人力资源产业园功能,配套建设研发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推进院士工作站、海智计划工作站、高端智库等研发基地建设,打造科技企业孵化联盟“智脑”。实施重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实施高端研发机构共建行动,集中搭建一批科研物理空间,完善各项功能设施,按照需求清单定向购买研发设备,营造“拎包入住”科研环境,推动更多国家级“大院大所”等创新平台落户我区。

启动高层次人才住宅小区建设,规划建设1-2个专家居住小区项目,提升生活配套服务。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积极加入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推动大湾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在我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

)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促进知识、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不断激发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科技项目、资金组织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专利质量,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引进培育专业科技服务机构,提升科技专业市场服务能力。

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在做实做强做优做大产业上求突破

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双首位产业稀土新材料、粮谷深加工、数字经济、绿色食品、服务业协同发展的2+N”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十)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实施整车引领计划,立足现有整车发展基础,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整车生产企业。探索资本招商、企业重组整合等多种模式,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汽车“三电”头部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式发展。引导重点整车制造企业联合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攻关,加快汽车品牌培育推广,提升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产能利用率,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立足赣州稀土资源及现有电池、电机、电控企业的发展基础,推动本地电池、电机、电控产业加快发展,构建本地配套体系;支持重点零部件企业融入国内外供应体系,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步高速发展;支持企业攻克关键技术、拓展外地市场,形成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配套供应能力,打造成为国家级动力电池生产研发基地、南方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

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小镇,推动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汽车文化与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协同发展。强化新能源汽车线下集中仓储、即时配送物流体系建设。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建设充电桩、专用停车位、智能网联测试道路等配套设施。搭建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融合发展,构建“整车+零部件+研发+检测+汽车文化”全产业链条,形成汽车产业良好生态体系。

(十)建设泛珠三角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延伸新型电子材料、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汽车电子产业链条,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芯屏端网器”融合发展,建设泛珠三角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

聚焦自主”。全产业链发展芯片材料、芯片设计、芯片研发制造及封装测试等领域,集中力量强化发展功率半导体细分领域,逐步向逻辑芯片、储存芯片等方向延伸,并在靶材、硅片等关键材料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聚焦百变”。大力发展高世代TFT-LCD生产线、AM-OLED生产线和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制造产业;鼓励引导现有液晶显示模组重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积极引进显示模组、显示面板、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等产业链重大项目,构建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打造区域新型显示产业研发和制造基地。

聚焦“智能端”。大力引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智能电视、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终端知名制造企业和技术研究院、检测中心等研发机构,完善智能终端产业链布局,打造品牌整机、方案设计、核心零部件、代工生产、供应链体系一体化终端产业集群。

聚焦智联”。鼓励支持光纤光缆、通讯电子企业延伸产业链,围绕5G通信设备、光通讯传输、配套及应用等细分领域,积极引育基带芯片、射频功率放大器、5G滤波器、终端天线、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企业,形成聚合效应。

聚焦核心”。在现有固态电容、适配器、变压器等企业基础之上,不断丰富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大力发展与我区智能终端相配套的高端新型元器件产业。

(十)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发挥现有企业优势,推动重点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融合创新,打造稀土钨后端应用高地、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智能制造和绿色食品产业高地。支持稀土钨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引导稀土企业向永磁电机、电控和汽车用稀土轻量化材料等后端产品发力;钨产业企业向高性能、高品质硬质合金刀具、钻具发力;拓展开发制造应用产品。支持重点食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技术升级改造,提升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管理效能,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抢抓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发展机遇,积极发展数字产业和数字化应用;鼓励引导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创建一批智能工厂和无人车间;推进中小企业“上云行动”,推动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区块链+智慧农业”、“区块链+数字经济”等落地场景应用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深入对接智能制造知名企业,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产业发展,打造人工智能赋能创新中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

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机遇,发挥标准厂房产业承载能力,超前布局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化运用项目,培育未来发展新引擎。加强企业合作交流,支持开展生产合作,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积极申报进境粮谷指定监管口岸,推动“一带一路”进境粮谷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逐步形成集国际农业合作、农业科技、粮谷保税深加工、口岸信息化、跨境物流、产业金融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化综合粮谷产业园区”。

加快发展高端化、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扩容提质。加快推进综合物流园、高铁货运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智慧物流,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布局综合性应急物流设施,推动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融合,完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人力资本服务、现代供应链、检验检测认证、商务咨询、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培育发展科技咨询、创业投资、创业孵化等专业机构,健全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推进“工业+旅游”和乡村农旅发展,加快北部重大农旅项目建设,打造市民休闲娱乐后花园。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身休闲、家政服务等产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

五、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在推进内陆开放先行上走前列

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打好“苏区牌”,完善产业承接平台,探索建立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新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内外并举、量质双高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十)完善产业承接平台。用好国家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系列政策,打好“苏区牌”,持续加大“北上”对接力度,争取更多政策倾斜和更多知名央企到我区投资兴业,支持我区各产业平台发展。加快推进赣州综合保税区、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园路网、水电、通讯、燃气等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重大项目承接能力和水平。

坚持“赣州航空港—综保区”港区一体化建设,发挥赣州综合保税区特殊的功能优势,紧抓赣州黄金机场国际航空货运场地试点机遇,规划建设自贸小镇、空港产业园和高铁货运产业园,大力发展“网红直播+跨境电商+进出口及保税”、高铁货运和航空物流产业,建设区域性自贸中心。

主动对接大湾区国家级开发区,开展与广州开发区合作共建产业聚集区、创新孵化园,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和先行示范平台。继续实施标准厂房“梧桐树”计划,提高建设标准,完善员工住宿、餐饮、商业、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招引项目入住需求,逐步实现“零地招商”;健全标准厂房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十)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

加强工业用地管理,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推行供地工业企业ABCD四级绩效分类管理机制,引导发展质量和效益较差的企业转型升级或退出用地。完善“标准地+承诺制”制度,开展“零增地”技术改造。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设立劳务市场或零工市场,建设人力资源数据资源库;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推进高水平技工人才培育。健全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机制,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改革,探索设立风控委员会与投资决策委员会,推进薪酬制度改革。

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一窗办”改革,加快实现“一次不跑”“一网通办”“一链办理”,开展“告知承诺制+备查制”试点,推行“代办服务制”,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惠企政策兑现操作规则和办理流程。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探索建立由第三方机构对政策措施定期评估评价工作机制,提高依法决策水平。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健全法治化营商环境联运机制,依法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协调解决经济纠纷,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示范中心。

(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快实施“两新一重”等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战略项目,推动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性作用。

稳步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推进园区和乡镇补短板、强弱项建设。规范政府投资决策,建立政府投资正面清单,加强政府投资全流程监管、全方位监控,强化政府投资绩效评估。完善鼓励社会投资政策体系,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建立健全准入、审批、事中事后监管、信用约束等机制,营造宽松便利有序和充满生机活力的投资环境。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支持企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社会投资参与“两新一重”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推广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模式,加快完善“赣州通”经开区分厅功能,持续扩大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比例。

(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加强金融改革创新,推进金融创新平台建设,建设数字金融产业园,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类金融机构,丰富金融业态。设立欧潭金融研究院,提升金融业务咨询、顾问服务能力,加快金融创新人才培养。

进一步做强做大区属国有企业,提升主体信用等级。组建若干支重大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建立重大项目国有资本进入退出通道。推动融资模式创新,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发展资金。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推进设立发展种子基金和科技孵化基金,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信贷通、高企信贷通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

大力推广普惠金融,继续开展好产业信贷通、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等政策型普惠金融业务,引导银行为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设立应急转贷周转资金池,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难题。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引导企业有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

(十)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深化外资、外贸、外经融合发展,推动外贸外经相互促进、引资引技引智紧密结合。推动更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

坚持重大项目优先战略,紧盯重点产业国内头部企业,开展招大引强攻坚行动;围绕2+N”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深入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建立健全与广州、深圳、上海、厦门等地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加强产业协作配套,着力补链强链延链。开展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探索资本注入式招商、社会化资源招商模式,创新战略性重大项目引进机制,深入实施“三请三回”和“三企入赣”行动。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赣州产业园建设,主动与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优质台企对接,争取台资企业到我区投资兴业。

组建产业经济政策研究院,深度分析2+N”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强化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研究,确定招商“路线图”和目标企业。建立健全项目引进评价机制和用地会审制度,设立招商专业咨询机构和顾问团队,强化项目技术、经济效益、发展前景评估和投资人信用审查,提升招商项目质量和水平。

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资源、技术等合作,着力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资源进口,加快培育生产型出口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扩大自营出口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

六、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产城深度互融

强化新老基建双擎驱动,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城市功能,建设高品质生活新中心。

(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基站、机房及传输设备等建设,实现园区和乡镇等5G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高速光纤网络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网络IPv6升级改造;加速构建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探索第六代移动通信、量子通信等新型网络建设。

推进“五区一体化”交通设施建设,打通内部节点和外部连接快速通道;提升农村路网通达水平和通行能力,加强旅游公路建设;协调推进黄金机场扩建改造,建成国际航空口岸和有影响力的国际机场。

新建改造一批220KV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加大园区输配电网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稳步推进光伏发电,构建布局合理、坚强可靠的供用电体系。推进园区和重点乡镇天然气管网建设,完善天然气应急储备设施和加油站建设,提升储气能力和成品油供应保障能力。加快章江南岸、区域内上犹江两岸防洪工程和绿道建设,提升防洪能力。

十九)完善城市品质功能。全面推动“城市之眼”——星洲润达城市综合体和嘉福万达广场建设,打造集商业、居住、商务、娱乐、教育、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市规模最大、业态最全、人气最旺的商业综合体;大力推进迎宾大道两侧城市更新,全力打造蟠龙核心区,提升经开区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先配套后居住,加快园区公园、绿地、水系等建设,规划建设小型图书馆、阅览室、美术馆等文化服务设施,稳步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和闲置土地绿化工程,优化人居环境。

加快返迁小区和标准厂房聚集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助老、商业、文体等配套功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停车楼,探索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工作日停车场对外开放制度,缓解停车难题。

七、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前列

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

(二十)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国家脱贫攻坚过渡期要求,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聚焦农村低收入人口,落实产业就业、医疗保障、兜底保障、教育资助、志智双扶、社会帮扶等扶持措施,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防止致贫返贫。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产。积极引导和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济困,协同推进城镇扶弱助困工作。

实施扶贫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快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及致富带头人,探索行之有效的利益联结模式,不断提高农户经营性收入占比。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实施积极就业帮扶政策,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就业动态监测,帮扶相对贫困对象稳岗增收,加大消费扶贫力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基层治理贫困能力。

(二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全面落实特色农业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大力实施“一带、一园、两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差异化发展蔬菜、草皮、水产等农业产业。

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双创园或孵化基地,提高科技化智能化应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进小型农场建设,探索推进“市民农园”、“城郊定制化农田”、“儿童农业游乐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等农业新业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产业基础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推进赣南客家美食街建设,推出一批本地产食材的名菜,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提高加工深度及高端产品、终端产品比重。推动北部农旅项目台湾部落、五彩城申报4A级景区,推进共享农庄等一批农旅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北部农旅产业园,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

(二十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公共服务,全面改善乡村发展条件和生产条件。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要求,科学有序推进乡镇建设三年行动,完善圩镇道路、排水、水电、公交、污水处理、燃气、通讯、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加快农贸市场、公共停车场、休闲公园、教育、卫生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完善加油站、充电桩、银行网点、快递等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乡镇功能与品质。加快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强化管网延伸覆盖,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加强乡村特色风貌保护与传承。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纵深推进村庄整治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健全乡村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推动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

(二十三)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巩固和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管理服务。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及争议解决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指导利用好村级预留地,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方式,兴建标准厂房、写字楼等物业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

结合扩权强镇和行政执法机构改革,依法依规下放乡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行乡镇建设管理联合执法。简化乡镇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和环节。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整治农村婚丧喜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推动乡村移风易俗。

八、推动绿色发展,在绿色园区建设上走前列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以更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绿色园区。

(二十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气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清河行动”,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和白色污染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加强江河源头保护和江河综合整治,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湿地保护工程。加快园区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环保设施短板。开展雨污管网专项整治,提升污水收集率。

(二十五)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绿色园区。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和评估工作。推进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探索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和能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支持老工业企业实施生态绿化改造。

倡导绿色生活消费方式。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深入实施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健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训机制,鼓励引导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积极引入绿色节能环保产业高端人才,强化绿色园区建设人才保障。建立绿色园区的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数据收集、统计和监测。建立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绿色园区创建工作的监督管理,实施定期监督与检查,落实绿色园区建设各项任务。

(二十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和约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升级版。

加大对自然生态空间管控力度,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科学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深化生态综合执法模式,建立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执法联动机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推进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保责任体系。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健全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全面推行生态环保“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加大生态环保保护责任规定、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境保护执纪问责等制度执行力度。

九、改善民生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二十七)提升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加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及相对贫困劳动力、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大力培育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等作用,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落实企业稳岗扶持政策,推进失业保险保障扩围。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鼓励企业单位健全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劳动报酬分配形式,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拓宽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等收入渠道。

(二十八)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新要求,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多样化、信息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继续推进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全面建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覆盖城乡、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城乡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差距,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条件。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扩大优质高中的资源总量。加快职教园区建设,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产教新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完善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书育人水平。

二十九)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和能级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引入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加快推进健康经开区建设。全面推进卫生服务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多种形式医养结合,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技术服务人员引进、培养、教育机制。推进疾控能力建设,提升疾病监测、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临床医生、护士、乡村医生等六类人员培训;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区(中医科)的建设。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及相适应医保政策;严惩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健全公共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疾病防控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

(三十)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推进文体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区级文化艺术中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支持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创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运动员队伍建设。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络信息管控,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安全底线。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强用好区融媒体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基因。

(三十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成覆盖全区、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编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安全网,建立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标准科学动态调整机制和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强化特困人员护理;建立健全区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困难群众认定办法和退出机制,保障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打造“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养老服务圈。加快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提升儿童福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健全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建立健全殡葬设施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坚持“房住不炒”,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返迁房建设和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住房需求。

统筹推进慈善事业、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扎实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困难帮扶等工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加强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和普惠托育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平安经开区建设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强依法治区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全面推进平安经开区建设。

(三十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政策下倾,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加强和创新区域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和平安志愿者行动。

(三十三)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开发区综合性改革,大力推行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管委会+平台公司”改革和“开发区+主题产业园”改革,增强产业聚集能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体制机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开放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打破干部任用身份、年龄和资历限制;探索建立区管委会机关与区属国有企业的干部双向交流任职机制,加强干部关心关爱,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推行精细化考评体系,差异化薪酬激励。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三十四)深入推进依法治区。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

完善重大政策、重大决策的程序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管委会门户网站功能。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力量下基层。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广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和司法救助体系,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夯实依法治区群众基础。

(三十五)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探索建立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机制,扎实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坚决防止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较大事故发生。

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和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持续打击整治“村霸”、宗族恶势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十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全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十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

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三十七)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夯实党管武装的组织体系,深化双拥共建、国防教育等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加大经济社会建设贯彻军事需求的力度,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

(三十八)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编制全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实本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健全规划实施工作协同和监测评估机制,确保规划建议落到实处。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加快全国一流国家级经开区建设,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而努力奋斗!

中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202125